我们对于干湿分离的要求,不一定非要隔断出一个独立的空间,第一步,要先做好地面隔水。
地漏
地面快速干燥,防止积水的关键就在于地漏。
地漏根据大小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做法,具体的施工跟地面坡度和位置也都有关系。
国外常用的大地漏,和周围的砖大小一致,刚好安装在原来地砖的位置,比常规施工看起来更加美观。
但需要在铺砖前提前定位,地砖也要比对地漏的大小去购买,对工艺的要求会更高。
第三种就是最大的长条形地漏,豪华酒店里最喜欢用这个。
下水管的直径是固定的,地漏再大,水流速度也还是会有上限,大地漏主要是把多余的水,暂存在地漏盖板下面,让地面不积水。
在淋浴区入口处做长条地漏,代替挡水条做干湿分离,地面没有凸起,对老人会更友好。
常见的卫生间干区和湿区都会安装一个地漏,如果干区是深水封地漏,里面的水干掉的话(在北方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就会发臭,储存在里面的脏水也会有异味。
这样用长条地漏把干区和湿区的地漏合二为一,也就避免了需要经常冲洗干区地漏的麻烦。
最近比较流行的隐形地漏其实并不实用,水能往下流的区域只有四周细细的一圈,漏水速度会变慢很多,真的只是颜值更高而已。
垫高人站的区域,增加一块有拉槽的大理石,引导积水排除,也能更好的防滑
住范儿客户珊珊家,淋浴区做了回字型下水,中间的黑色石材比周围高出一个手指的高度,中间凸起,四周凹陷,脚下不容易积水。
想让地漏漏得更快,地漏芯是关键,常见的地漏芯里,铅坠式、T型和硅胶头下水速度都很快,深水封最慢。
最后一种情况适合老房子,木质结构的楼房不好做防水,有些还刷了沥青防水,这时候淋浴区用PVC的底座架起来,施工更加方便。
手持花洒都是冲前喷的,所以不能正对门和浴帘,不然漏水的机率更高,如果前面的位置不够,洗起来也很难受。左右两边小一点没关系,90cm就可以了;前面留出90~130cm,越长越舒服。
瓷砖的铺贴还得注意墙压地,墙砖压地砖,缝隙不积水,也方便清洁;
砖缝没有必要做美缝,使用黑色或者深色的勾缝剂,不用担心蹭脏和发黄的问题,还能剩下一笔小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