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路 向“绿”而行
运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有时能找到新路径。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创新思维#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贵州日报

工行贵州省分行金融助力兴义万峰湖风景区建设。

六盘水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获工行资金支持。

工行贵州省分行金融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工行贵州省分行金融支持遵义仁怀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绿色升级。

工行客户经理走访铝箔制造企业。
郑芹
绿色,是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
漫步贵州,山间清澈见底的溪流倒映着两岸的绿意,山与水相映成趣,犹如大地书写的绿色诗篇。
绿色发展背后,金融活水是滋润茂密绿色生长的甘霖。在绿色发展与金融的碰撞中,工行贵州省分行是不可或缺的先行者。
沿着国家“双碳”目标前行,该行围绕“打造同业领先的绿色银行”总目标,将绿色金融作为融入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应时之举,系统性开启绿色金融升级进阶之路,以金融之力扶持传统产业由灰转绿,借力数字金融推广绿色消费,在黔山秀水间留下鲜活的工行足迹。
绿色低碳风劲吹,贵州工行人拥抱低碳经济转型浪潮,以前瞻的眼光与创新的手段深耕绿色金融领域,为推动贵州绿色经济发展注入工行力量。
快人一步 开辟绿色转型试验田
7月3日,工行贵州省分行绿色金融再传利好消息——
该行在总行指导下,承销的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亿元绿色债券正式发行,这是继2021年该行承销省内首笔“绿色+革命老区振兴债券”双标债券后又一探索。
时隔4年再发绿色债券,既是该行精准适配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也是其深化绿色金融布局的关键落子。
当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下,贵州全面加速绿色化转型,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作为贵州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与领跑者,工行贵州省分行以前瞻性战略思维,抢先布局绿色金融转型升级之路,快人一拍开辟绿色金融发展“试验田”。
“以战略为推进器,以政策为导向舵,才能为工行持续写好绿色金融文章增添信心和底气。”该行信管部相关负责人说。
该行加强顶层设计,画好战略施工图,除传统绿色产业领域外,还将关注点延伸到ESG与可持续金融发展板块,并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其战略规划、决策机制、社会责任等多维度,促成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陆续印发短期绿色金融实施计划、长期绿色金融行动方案,长短结合的倾斜政策,化作金融甘霖,精准浇灌低碳转型的良田,助力贵州推进碳达峰行动。
前瞻性将绿色金融写入发展转型的新三年投融资计划,优先保障绿色产业信贷投放,并引领各分支行绿色化配置金融资源,以绿色视角重构投融资体系。
运用投、贷、债等多种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将排污权、取水权等环境权益增设为抵质押物,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发放绿色债券,多管齐下支持绿色产业多元化融资需求,让企业手中的生态资源变为融资凭证。
与贵州省发改、生态等部门多方协作,精准对接绿色权证及项目库,精准满足县域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与4家金融机构“组团式”帮扶黔南州都匀市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
贵州工行人耕耘绿色金融的足迹踏遍黔山秀水:截至5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较年初增加122亿元,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5.95个百分点,同业第一。
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贵州工行人向社会各界传递绿色理念,化身传播绿色理念的使者,让低碳发展的共识如毛细血管般渗入社会肌理,激荡起一圈圈绿色发展的涟漪。
设立低碳网点、更换高耗能设备、收集员工碳足迹……该行在行内种下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全行范围倡导“无纸化”办公,连续5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以身作则做绿色环保的先行者。
转换思路 助传统产业向绿转型
5月底,工行贵州省分行为黔南州某铁合金企业注入3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助其改造升级半封闭式矿热炉,提升设施能效。
本笔贷款规模虽非重量级,却是该行助力钢铁行业转绿的破局试金石。
“为了绿色转型,我们在融资上想了很多办法,始终未果。”该企业负责人回忆。
正当其陷入融资僵局之时,工行贵州省分行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助力传统行业绿色升级,悄然改写该公司的命运。
很快,工行客户经理敲开公司大门,在评估绿色转型潜力与技术价值后,精准捕捉到该公司在绿色技术研发上的硬核实力与转型决心,以“转型评估+碳减排+利率挂钩+额度挂钩”融资优惠,助企业轻装上阵、突围发展。
“工行融资就像一场及时雨,将公司绿色发展之路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与该企业类似的转型故事还在持续上演,在贵州蓬勃发展的绿色版图上,传统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机遇,亟待资金助力。但能不能贷、怎么贷?市场没有答案。
从现状中理思路,贵州工行人看到,煤电、钢铁、造纸等传统企业已在环保红线前紧急刹车,碳排放量逐年走低,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一场绿色自救,工行作为经济血脉的疏通者,绝不作壁上观,必以融资为桨,助传统企业登上绿色发展的彼岸。
洞察传统企业绿色转型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资金之渴,工行贵州省分行紧随“富矿精开”战略前行,以转型金融嫁接绿色金融,助传统企业打响一场脱胎换骨的绿色变革。
刷新对传统企业的认知,该行摸清家底,密集穿梭在传统企业生产一线,详细记录下企业发展轨迹、环保设备升级、新工艺研发等情况,与第三方机构共同评估企业转型计划和碳减排目标,破译高耗能表象下的绿色密码。
促进矿产行业向绿发展,该行专业团队主动靠前服务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重点领域,推动磷资源伴生氟、硅、碘等元素的绿色回收与高效利用,已落地省内“富矿精开”领域首笔8亿元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属同业首例。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该行助煤电等能源产业转绿,择优支持分布式发电、风光电大型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等能源项目建设,加速“电动贵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体系落地,助能源产业向绿向新。
在转型路上,设备更新是重头戏,该行及时把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机遇,向主管部门梳理上报符合政策要求的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加快融资准入,拉快申报进度,协助申报贴息,助贵州鑫茂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更新设备,贷款余额7.93亿元。
减轻沉重的融资成本,该行将贷款利率与企业节能效应挂钩,转型成效越好、利率越低,整体利率下调38个基点,助传统企业轻装上阵。
如今,在工行贵州省分行助力下,满满的绿色动能流入传统产业,绽放出青绿新生,在转型路上迎来一道曙光。
“碳”索有礼 解锁绿色生活新体验
“家人们谁懂啊,低碳生活不仅能为地球‘减负’,还能把实惠揣进兜里,真是双份的快乐。”
6月30日晚,贵阳市民林女士开心地在朋友圈炫耀整个6月的低碳收集明细,引得朋友们纷纷点赞。
这个月,林女士通过在工行手机银行上缴纳水电费、网点扫码取号、购买理财等日常操作,居然积攒下一大波绿色能量,密密麻麻的低碳明细,像一本专属的环保日记。
林女士点进工银i豆商城,用自己的“绿色战绩”兑换了共享单车月卡、超市购物券等优惠券。“明天开始上下班骑共享单车,还能再攒攒绿色能量。”她对7月充满了憧憬。
在贵州,与林女士类似的人比比皆是,无论是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或是在外卖软件上勾选“不要餐具”,一次次选择正将绿色理念融入消费行为中,让绿色消费更加具象化。
秉承“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服务理念,贵州工行人深知,绿色金融不应局限于融资,更应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转绿。
身处数字时代,该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动绿色金融向个人消费端延伸,构建绿色支付结算、信用卡、个人手机银行等产品矩阵,覆盖购物、住宿、出行、娱乐等生活场景,群众只需一个简单的选择,即可轻易解锁更加低碳、健康、多元的消费方式,创造触手可得的支付、信贷和投资新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该行在个人手机银行开辟“绿色空间”,上线“碳”索有礼专区,将生活缴费、扫码取号、消费分期等简单操作转化为“绿色能量”,并设立能量兑换机制,鼓励用户通过线上渠道减少纸质单据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鼓励群众主动购买绿色建筑,该行推出绿色住房按揭贷款,已为购买贵阳美的国宾府、兴义花月半岛等绿色建筑的群众审批2.2万笔按揭贷款,发放贷款86.66亿元。
住得绿,出行也要绿。该行以总对总形式,与问界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主动降低信用卡分期利率,当群众以分期购买纯电动车时,利率可低至4.08%,已为2500台新能源汽车办理4亿元分期。
在此基础上,该行在手机银行推出绿色能量兑换哈啰单车骑行月卡活动,并与支付宝合作,使用工行信用卡乘公交可享8折优惠,助力绿色出行。
绿色消费不仅带来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也成为推动贵州“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绿色动能。
该行延伸绿色金融至文旅产业,为贵州部分知名景区搭建智慧景区系统,开发线上闸机、智慧停车、门票收单等功能,游客刷脸入园、支付,以金融科技赋能场景低碳升级,为地球生态“充值”。
(本版资料图片由工行贵州省分行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碳”索新路 向“绿”而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29326
相关内容
低碳节能 向“绿”而行向绿而行 向新而变
全国低碳日│新青年不“碳”气,向绿而行!
节能降碳 向“绿”而行
向绿而生 向美而行
吕梁市能源转型发展向新而生 逐绿而行
广西隆安烟草:“碳”寻新路,逐“绿”而行
肯德基创绿先锋店聚焦节能减碳探索新路
徐州:传统产业向绿而行焕新发展
江苏银行:向“绿”而行,以绿色金融守护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