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工具,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
用木工工具打造独一无二家具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DIY乐趣#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每天都是在爆炸的信息中醒来……打开手机,邮箱和钉钉堆积着许多待办任务,微信和QQ里家人好友在聊家里长短,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微博争先恐后推送着吸引眼球的新闻,得到樊登喜马拉雅又在推荐课程,抖音快手B站也有好多有趣的视频等你来看看……房间里,办公桌上还摆着各种线下培训发的一大堆学习资料,刚买的一堆纸质书,还有许多公司的文件客户的文件……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大量的信息,不管是电子还是纸质,是工作、生活、知识还是娱乐,由于没有秩序又散落不同平台,也难以利用。私以为,散沙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按一定结构把散沙汇聚才能建起房子,才能发挥沙子的力量。而信息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作任务和资料、过去的经历经验、知识体系和生活信息。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工具,那完全可以依托印象笔记之类的软件对信息进行整合,打造贴身可移动的第二大脑,解放和辅助我们大脑更好思考和创造。
一、打造第二大脑的必要性
1.1 大脑擅长思考而不是记忆
相比储存条来说,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记忆,看小时候我们死记硬背语文课本多艰难就知道啦。从现实角度来看,大脑工作的时间有限,一天24小时,如果用来死记硬背,那就没有时间思考和创造了,而思考和创造是比记忆更有价值的环节,何况在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根本记忆不过来,相反网上一搜呈现的结果更准确,聪明人肯定都想要把记忆的任务外包出去,让大脑集中精力思考和创造呀。
1.2 建立思维的秩序
我们大脑每天除了受海量信息轰炸外,还有各种生活工作中突发的杂事,时不时迸发的灵感和想法都会干扰大脑工作。时间有限,集中精力才能提高效率,关注真正重要的目标,以终为始才不至于偏离航道。而要做到集中精力而减少突然迸发的灵感的干扰,并且关注真正重要的目标而减少突发的杂事的干扰,那就要为我们思维建立秩序: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和任务,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确定记录杂事和灵感的方法和流程,让大脑能真正集中在当下。
1.3 建立信息的秩序
现在信息的来源太多了,线上线下,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邮件、网页、手机APP等等,完成一项任务,信息源可能会来自几个不同平台,如果每次都要打开几个平台翻阅,不仅效率就很低,而且还很容易遗漏。如果把不同平台的信息都汇聚到一个地方,按照某种秩序/分类进行整合,当然就很一目了然。我们既不需记忆信息分布在哪,也不需担忧遗漏,随用随取,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大脑嘛。
二、打造第二大脑的原则
2.1 把所有信息集中一个地方
分散平台不容易记忆,不容易互相链接,也不容易统一调用。要把整个记录流程、信息调用过程尽可能简化,才有可能打造真正的贴身的移动大脑。
2.2 为了“行动”而记录,不要为了记录而记录
不管什么类型的信息,基本就就指向两个方向,一是“要采取的行动”,二是“有用的知识”。比如一通电话、一封邮件、一份会议记录,基本就暗藏着“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那就要在工作/项目分类下记录下来;而“有用的知识”是自己看过、理解过、或者不理解但是觉得以后要做什么事的时候要参考的资料,也是指向“行动”的,那也要纳入知识体系内。
杜绝收集癖,收集一堆资料又不看,记录一堆数据又从不参考,那就是浪费时间了。毕竟我们做这些记录整理工作是为了“行动”的,而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2.3 先建“骨骼”,再填充“皮毛”
不管是工作任务和资料、经验库、知识体系还是信息库,都需要先按自己的需求搭建框架,有骨骼就可填充皮毛,但是只有皮毛是搭不出骨骼的。尤其是知识体系的框架,因为世界上的知识非常多,但大多数知识是一个人一辈子也用不上的,我们学习什么、不学什么取决于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志向想走到哪里。吾生有涯而知无涯,选什么路,需要什么知识能力,现在有什么知识能力,要补什么知识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所谓的“方向性问题”。至于说怎样建立知识体系,目前的想法是对标想成为的人,找好导师啦~
有了框架之后,缺啥补啥,碎片化学习也能填补到框架内,自然就有了把碎片拼成整体的能力了。
三、第二大脑的主要结构
3.1 工作流
工作任务和项目资料是工作流的主要信息,可按项目来把信息分类汇总。印象笔记已经支持任务管理,在印象笔记进行项目管理的话,任务+资料的组合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一个笔记可以链接多个笔记,也可以和团队成员共享笔记本共同协作,非常方便。
3.2 经验库
完结了的项目就可以纳入经验库,在纳入之前先进行复盘,总结经验,写好分类,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搜索出来,日积月累,笔记本也见证着我们能力的成长。
3.3 知识体系
看过了,理解了,才算是自己的知识,用印象笔记来做知识体系简直不能更棒。不管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看到的好文,还是网络搜索出来的结果,还是看实体书看到的知识,还是图片,还是音频还是视频还是pdf,随时都可以记录进笔记。网上信息多而杂,经过自己火眼金睛筛选过的才更有价值。一点一滴开始记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需要用时就觉得真的超级得心应手了。
3.4 信息库
不同人生活有不同信息,有些和旅行相关,有些和人脉相关,有些和读书相关,有些和医疗档案相关。基本所有纸质化的材料都可以电子化(除非某些要保留纸质的,比如合同之外),合理用好印象笔记把资料电子化可以大大减少纸张束缚,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就行了。比如说可以建立一个名片夹来进行人脉管理,再也不怕遗失名片;比如说建立个人图书库记录书摘、读书笔记;甚至还可以进行多媒体管理,图片、录音都可以(尤其适用于会议记录);家庭管理方面,可以把医疗档案、说明书、实用信息都电子化。
四、工具:细数印象笔记的最常用的功能
参考阅读:
[1]李参.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2]电脑玩物站长异尘行者.Evernote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
网址:善用工具,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5487
相关内容
利用这些工具打造你的第二大脑打造第二大脑【全本
《打造第二大脑》电子书在线阅读
2024年读书笔记——1.《打造第二大脑》著:蒂亚戈·福特
太多效率工具在硬盘里吃灰?试试打造自己的效率组合工具
简单两步,高效打造你的“第二大脑”
DIY家居手工制作: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家具
DIY手工灯制作全攻略:从零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灯具
十大电脑桌面管理工具推荐,打造高效整洁的工作环境!
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木工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