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哄睡=日常崩溃?用对这两个思路,孩子简直太好带了

发布时间:2025-07-07 13:23

日常趣图:猫咪睡姿千奇百怪,这张简直太萌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轻松日常趣图#

新朋友?记得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天使在线教育

编辑/李欣鸿 图片来源/摄图网

说起妈妈养育路上的艰辛,就不得不提到哄睡这件事。

现代社会的成人、孩子都在面临睡眠挑战。因此引发出很多话题,比如为什么孩子现在睡眠越来越困难?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午睡吗?小孩子睡觉究竟该不该陪?无法哄睡,妈妈发脾气怎么办?

有的妈妈在哄睡和自我睡眠之间长期焦灼,几乎成了工作、生活、找寻自己最大的障碍。

每到夜晚,常常形成孩子不睡,全家崩溃的局面,甚至最终升级到家庭战争,令人心力交瘁。

很多人寻求各种解释,期望哄睡这件事做起来简单、容易,可是各种理论,使得事情越来越错综复杂。

假如我们稍微停一停,换个角度来看看哄睡这件事呢?也许哄睡就并不一定需要那么痛苦和挣扎,只是需要一些有心的回顾和记录、尝试和调整,就可以让孩子睡的更快睡的更稳起床更愉快,父母陪伴心态也更平和、耐心和自信多一些。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新视角一:通过儿童观察的维度来探讨

从普遍意义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儿童,包括你周围的儿童,不同年龄的儿童,都不能自主入睡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去观察同龄孩子的普遍状态。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先不用急着判断,仅仅是去观察身边的同龄的其他的孩子是否有同样的困扰,先得出一些观察的数据。

比如亲友、同事,孩子的同学,养育群里同龄的妈妈们,是不是他们都有类似的困扰?身边的同龄孩子会有着一种普遍性的一种规律。

如果周围的孩子都很好,没有这些困扰,那说明这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值得关注。 这种不一样,往往反映了孩子的需求不同。不要一下子就认为孩子有问题。

我孩子的睡眠现象多多、哄睡叫醒困难,也许只是孩子的需要没有满足,也许是孩子有些压力和紧张没得到安抚。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旦孩子不午休或者孩子难哄,家长精疲力尽以后,就会倾向于说先天睡眠不好或者可能有一些脑神经的问题。

一旦从一些渠道验证了这些点,很容易给孩子打标签,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求医,一种是报各种睡眠营。如果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就会得出“我的孩子先天睡眠不好”的结论。

其实先天睡眠不好隐含着什么观点呢?那就是所有努力都不用了,因为是先天的,妈妈已经尽力了,没有办法了。

其实,甚至不到百分之一的孩子是真正的先天问题,生理问题造成的睡眠障碍医院是可以诊断出来的。大部分的研究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睡眠障碍都是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有一些状况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是我的孩子有问题?还是他有一个待满足的需求?

因此,睡眠是种最忠实、最可靠的指标,用来观察孩子的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新视角二:通过自我观察的维度来探讨

通过询问去观察我们成人自己,问问自己的妈妈自己像我们孩子目前这么大的时候,小时候的自己有睡眠困扰吗?需要午休吗?午休的好吗?入睡困难吗?能自主入睡吗?

看看现在的自己,还有上述这些困扰吗?

现在的睡眠是取决于童年的睡眠基础的。小时候好哄的娃,往往是心情比较放松的,神经比较放松的。睡得好容易睡的人,跟小时候通过睡眠得到的放松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如果有人说我现在自己很难入睡,那么也许你会发现你小时候也很难入睡。那么我们现在在睡眠上所需要花的努力就要比别人多一些。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培养孩子的睡眠,让睡眠更顺利?

1.减少光污染

睡觉前要关灯或者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屋里的灯光或者手机产生的光会让我们感觉到天没黑。帮助我们睡眠和放松的褪黑激素,只有当视网膜没有太多光刺激时,才会由松果体促进分泌,安眠药里会有这个成分,它还可以协调内分泌,防止内分泌紊乱。

长期缺乏的话,会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比如生长素,会造成孩子过胖、过矮、过高或过瘦等。

另外光会让孩子清醒,长期处于清醒状态,没有放松机会的话,性早熟、青春期提前等问题也会显现。女性朋友中年人身材走形和内分泌紊乱也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来源:摄图网

睡前如果我们能够屏蔽一些光,就能获得一个高的睡眠品质。我们需要至少以周为单位去尝试一下,睡前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不要用手机,不要处于比较亮的灯光范围下。

2.减少刺激,减少变化

环境、睡眠程序的变化很有可能引起孩子睡眠困扰。例如周末午休障碍,你的宝宝是否在幼儿园睡午觉,回家不睡?工作日跟奶奶睡午觉,周末跟妈妈不睡?

首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周末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中午睡觉吗?妈妈在家的时候的睡眠的环境跟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吗?睡眠程序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吗?


有可能在家里不能午休,就是因为环境不一样,程序不一样。然后很重要的就是哄睡的人的心态不一样。

图片来源:摄图网

睡前读绘本改成讲故事,绘本需要光,讲故事不用,妈妈的故事讲久了就能背下来,再久就会变成和孩子睡前的一个仪式和程序。


可以一边摸孩子一边讲,身体的碰触、灯光的减少,妈妈温柔的语言,故事形成了一种图景,内在图景,这个图景不要很新鲜,不要太多,减少变化。

最温馨的是唱歌,每个歌谣和歌曲都是小小的故事,一边唱一边摸孩子,每天都重复这个过程。

还有的睡眠困难的小孩,开车出去溜的时候,很容易在车上睡着,马达声、机械声容易让他睡着。有的是出去玩,开车在路上的时候,孩子看着窗户外面的风景,视觉刺激过度睡着了。

还有的是出去玩时间久了,累了,在车上睡着了。但是这种不正常、不常规的睡眠,要引起重视,这种睡眠实际上是会影响晚上睡眠的。

3.妈妈内在的心态

自主入睡涉及到亲子双方——孩子和妈妈。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孩子想我们陪,但是我们不想陪孩子呢?为什么我们希望孩子自主入睡呢?在养育冲突或者养育困扰中,我们的内在心态非常重要。

为什么孩子不睡觉,妈妈反而就发脾气了?为什么我们非常关注自主入睡?什么时候分床?

其实除了陪伴是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需要外,另外一个相反的需要就是我们都需要独处的空间。孩子也需要,成人也需要。

每个妈妈都有想重获自由的一种愿望。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另外,就是妈妈们抱着很多外在的标准不放,到点儿了孩子还没睡,或者孩子睡眠的时间长度跟所谓的睡眠规律相比缺乏,就会产生焦虑,有的妈妈就会使劲想着将孩子尽快哄睡。

但是也有的妈妈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睡着的,因为自己先睡着了。所以每个妈妈哄睡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值得我们观察。

我们能否尝试一下,尤其是午休,不一定孩子睡着了才是休息,过于用力的去哄孩子,反而让自己和孩子都很紧张、焦虑,孩子是很敏感的,当孩子感觉到了妈妈的焦虑的时候,他不可避免的就会有一些焦虑,更不易入睡。

不是说不关注孩子的睡眠,而是要关注一下自己哄孩子睡觉的一个心态,陪孩子睡觉的一个心态。

陪睡心态调整,比较好的心态是:不管你睡不睡,妈妈要睡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妈妈陪睡的时间可以当成静心和冥想的时间。最简单的是数呼吸,每摸孩子一下,就数一下呼吸。

总之,不是必须做什么,哄睡时成人的状态和哄睡的方法一样重要。但是哄睡最关键的是回到当下,别记挂哄睡前做了什么,也别记挂哄睡后会做什么。因为一旦去想,孩子也会接收到这个图景,跟孩子在一块儿,在当下保持头脑的平静非常重要。

日间能够多给自己一点空间、独处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哪怕中午的十五分钟茶歇等,可以更好地放松,就不会积累到晚上,出现孩子不睡觉妈妈会发脾气的情况。

我们要在乎的是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充分的睡前的安排是否合适,少玩一点,少兴奋一点,吃完饭洗漱,早一点上床,是否给了孩子充足的过渡?是否给孩子合适的环境?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比如光、声音、跟孩子有没有触摸、孩子有没有被足够的包裹?就像在子宫里一样。还有就是空间是不是太大了?要不要给孩子床上放个小帐篷,给孩子放个小睡袋,缩小孩子的视觉空间。然后将绘本改成故事、唱歌,最后注意一下屋里的温度适宜。

最终我们的养育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负责任。关注孩子的需求,关注自己的心态,而不是关注某种标准,我们在自主养育的道路上,妈妈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才能够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

网址:每天哄睡=日常崩溃?用对这两个思路,孩子简直太好带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8422

相关内容

生活崩溃?这些应对策略助你重拾希望!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防止崩溃?
业主崩溃记,买了天价上海房,却天天没法睡,100平住的像15平
你说爱孩子,但你知道如何哄孩子吗?睿智父母都懂这6个哄娃法宝
精神崩溃的迹象:当内心逐渐崩塌
100个超甜哄老婆睡前小故事 又甜又撩的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看了她的家居思路,才明白日式清洁并没有多好,中国太太也很厉害
六年级男孩每天冲回家烧晚饭!妈妈崩溃了:可他数学才考1分
别再深夜崩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
和一周半的孩子斗智斗勇180多天之后,我发现这本哄孩子的宝藏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