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正向引导、理解内在需求,并教会尊重他人和情绪管理,以减少推人等不良行为。
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如果家长从老师那里得知孩子有推人的行为,我们得这么教育他:
首先,咱平时对孩子要多点正面引导和宽容。有些小孩不太会表达自己,心里头可能藏着焦虑、压抑或者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没法合理宣泄、及时表达出来,就可能表现为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比如推人或者打人。这时候,做家长的就要多包容孩子,教会他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次,我们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了解了他这么做的原因后,不能只简单地说“不可以”。如果我们只是禁止,没有给出替代方法,那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孩子很可能还会这么做,因为他不明白还有别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教他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遇到不愿意分享玩具的情况,要阻止别人抢夺,这样可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对方还是不放弃,旁边的大人可以介入帮助,避免冲突升级。
然后,我们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不管争执起来,都要做到用言语而不是暴力解决问题。要让孩子明白,尊重是相互的,暴力只会招致更多的暴力。家长得帮助孩子培养共情能力,学会感受他人的处境和痛苦,教育孩子珍惜每一种生命。
最后呢,如果发现孩子在游戏或生活中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推人、打人但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帮他们宣泄情绪。比如孩子想要打你时,你可以引导他参与游戏,这样既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又教给他其他发泄情绪的方式。记住,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或“喜欢打人的孩子”的标签。只有积极引导、鼓励和包容,才能帮助孩子减少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