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剑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中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09 08:38

教育目标不应仅限于学校,还包括生活技能的培养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目标设定#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专门为特殊学生群体开设的专门机构,有大量的智障学生在这里生活学习,与正常学生不同,智障学生大多经历过先天遗传或者后天损伤,与同龄人相比呈现出智力能力低下等特点。这样的身体缺陷,体现在生活中,不能及时掌握足够的生活与学习能力,没有办法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整个社会对智障学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帮助他们掌握足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问题应对能力,最先落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身上,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者或者教育者,一个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帮助智障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实现自理。这也得到了相关领域学者或者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要想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分析和寻找对策。

1.1论文研究背景

在现阶段的教育大环境下,特殊教育越发引人关注,现今社会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优生优育观念也比较普及,但是却出现了聋哑儿童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反之智力障碍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现今的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明确提出了保障残疾人群体、给他们发展空间的要求。所以,智力障碍人群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都应该去关注的。 虽然在学校里这些特殊儿童学习了一些普校儿童所学的知识,但是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更需要学习的恰恰不是这些普校儿童学习的知识内容,而是生活技能,也就是生活适应能力了,学习掌握了这些技能,以后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自理生活。所以本文就在这个大环境下阐述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

1.2论文研究的内容

对于特殊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究竟学习什么内容,是和普通学校学生一样学习相关知识,还是单单只学习能够适应生活的必备技能,或者是两者都要学,这个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而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则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目标,以便让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之后还能够在社会中继续生活下去。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倡导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进入社会能用到的必备生活技能,这就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智障学生的教育观点。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让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出现了新的变化,也给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以,本论文以绵阳地区为例,对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这一教学问题如何做,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1.3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传统特殊教育环境下,特殊教育学校如何针对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这一教学问题。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特殊儿童的培养问题也需要不断改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特殊儿童掌握生活技能的影响,是关乎着特殊儿童进入社会能否自理生活在社会中生活下去的关键。

本论文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在目前看来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智障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仅仅是特殊教育学校单方面做出努力还是社会多方一起努力。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现状分析

2.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如今的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智障儿童的物质投资,轻视了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学校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教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智障儿童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这些孩子,怕他们烫到或伤到或弄得一踏糊涂,还怕他们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智障儿童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了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2智障儿童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智障儿童因年龄小层次低能力差,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他们,而是去代替他们做,例如,一大早小芳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见,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帮她穿好了事。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耐心不够,总之,没有教会孩子自理的技能,也是导致智障儿童不会自理的重要因素。

2.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当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3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策略

3.1将校园作为培养生活能力的第一阵地

不管对于健全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存在障碍的学生来说,学校都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融入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掌握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所必须的生活技能,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想做好特殊教育学校中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工作,就要将学校作为第一阵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生活学习互相渗透

开发智障学生自理、培养语言能力,这些都是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智障学生承担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内容,与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并不脱节。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智障学生都要接触很多东西,包括同学、老师、管理人员,以及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遵守规章制度等,在这些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智障学生关于生活需求的表达,处理物品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可以说,让智障学生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是让他们真正掌握生活适应能力的奠基石。

3.1.2理论技能一并掌握

可以这样讲,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智障儿童掌握生活技能最好的课堂,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现实生活困难,通过不断地摸索,在遇到困难的阶段解决问题,是培养智障学生理论与实际技能,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比如,为了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班级的“功课表”“卫生表”等,都让智障学生受到了教育,同时也学会了生活,不仅让智障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其在这种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统筹运作,学会安排,并将这些自己学到或者体会到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切实起到提升自身生活技能的作用。

3.2将课程作为培养生活能力的第一载体

3.2.1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

这些智障学生,是折翼的天使,就像每个正常的孩子一样,每个智障学生,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和特点,需要特殊对待,特别是在智障学生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中,有其需要为专人量身定做的学习计划于安排。按需供教,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需求,体现在特殊教育上,更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也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2.2激发潜能推进生活适应能力教育

在对智障儿童进行特殊教育,首先要从奠定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对于十岁以下的智障很多,很多连最基本的穿衣服、独立吃饭、上厕所等能力都没有完全掌握,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重点突出逐个击破的方案,比如说可以在来学校受教育的同时,坚持医疗机构的相关康复活动,先重点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从沟通入手,要让智障学生学会生活技能,首先需要让其学会表达生活需求,比如说在特殊教育学校,语言沟通能力就很重要,帮助智障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就等于为智障学生搭建了一座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从语言的培训开始,对于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定向训练,通过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打牢生活适应能力总体全局的基础。比如说,学校可以讲语言培训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可以通过演讲比赛,或者是语言交流活动,让学生敢于说话,努力说话,愿意说话,通过定期主题的训练,最终达到顺畅和外界交流的目的。

3.2.3多样化方法创新培养方法

互联网和多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但让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也为特殊学校里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机遇。与正常学生相比,智障学生更需要多媒体展示等手段来提升学习生活的多样性。

对于一般学生来说,看文字和图片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有时候这些简单的事情就成了巨大的障碍,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过去知识的枯燥,在对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上,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很多好看的图片和悦耳的声音,光靠文字的描述,智障学生很难感知,而要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则非常直观又乐于接受。智障学生在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上,要认识很多新鲜事物,很多不容易找到实际物体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现,这就增加了直观性,在智障学生下次见到真实的物品时,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也能正确的进行使用。

此外,在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过程中,会有很多流程性的内容,比如说,教会智障学生如何去超市买东西,如何花钱结账等等,这些一一带学生去现场体验,以现有的教育安排和资源,并不十分现实,但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则同样可以取到相同的效果,对提升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3.3将家庭作为培养生活能力的有力支撑

根据实践教学经验,以及通行的教育观点来看,孩子的教育不能脱离家庭,正常的学生都是如此,更何况智障儿童,他们由于残障原因,更需要家庭的呵护与温暖。因此,在将学校作为培养智障学生适应能力第一阵地的同时,学校要和家庭通力配合,然家庭真正发挥起支撑作用,共同最好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工作。

没有家庭的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不会是完整的教育。智障学生会在学校学习很多知识,但是如何运用,也是他们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下子投入社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并不现实,但是回到家,却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场所。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要发生从课堂到外界的迁移,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有家庭作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过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另外,学校的时间终究有限,学生的课堂训练也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而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将这种生活实用能力的培养延伸下去,仿佛一种从课本到生活的真实延伸。

通过和家长共同打造起帮助智障学生的总体框架后,还能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每位家长都有各自的能力范围和知识领域,在智障学生的病情康复中,也有着不同的经验,通过学校与不同家长的沟通,也能实现相关经验的交流,并且可以通过举办沙龙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一个更方便的交流平台,鼓励大家进行分享。

4结语

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既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目标,也是为学生未来铺好道路的奠基石。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者,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相关资源,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为学生搭建起重新融入社会的绿色通道。

5.参考文献:

[1]赖纪平.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6(6):19.

[2]孙瑞芬,高建忠.在生活指导课中培养中度智残学生日常生活能力的研究[C].2011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11:374-385

网址:(作者:吴剑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中培养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6755

相关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特殊教育:培智学校生活化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儿童生活化课程教学探研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化语文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思考.doc
关于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思考及建议
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老师工作总结(通用8篇)
特教集团丨培智学生生活适应技能的培养方法!
聚焦培智课程改革,科技赋能教学实践 ——2025年“新强师工程”省级培训项目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第三日培训
新课程背景下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实践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