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反映了什么社会期待?
为什么食堂阿姨总说饭不够?因为她总怕我们吃撑了不买零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校园生活趣事#
原创 丁慧 光明日报
文 | 丁慧
近日,“给保洁人员设立一间休息室”的话题在社交平台被广泛讨论。起因是不久之前,有人无意间拍下了大学保洁阿姨的休息室情景:厕所尽头的一个隔间,墙上挂着外套、日用品堆放在两个塑料凳上,唯一一双鞋和清洁工具一起塞在凳子下面。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一个被压缩进1平方米隔间的空间,因为过于拥挤和混乱,它不足以构成舒适的休息环境,也因此引发不少网友对保洁阿姨们的同情。现实中,人们往往看到保洁人员日常劳碌的身影,而他们的休息空间是否舒适则很少被看到。
的确,不少人因为这些讨论才去关注保洁人员的工作环境。常见的公众场所少不了保洁人员维护卫生,但与此同时,许多保洁人员在工作间隙缺乏专门的休息场所,常被迫在走廊、楼梯间甚至厕所隔间短暂休息,“坐在马桶上午睡,吃饭挨着拖把”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休息常态。
舆论的关注能推动一时的改善,但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制度保障。现实中,确实有部分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始重视,为保洁人员设立专门的休息室。例如,九派新闻报道,武汉地铁站有保洁工作人员单独的休息室。房间内部的储物柜、桌椅、洗刷台和清洁工具靠墙放置,晚班也有睡觉的地方。
上海闵行区去年在全区建立了200多座“公厕环卫职工休息室”和环卫道班房;北京市东城区启动了“暖心驿站”,依托垃圾楼、公共厕所等建筑为环卫工人建设驿站空间,里面配备有桌椅,供工人们吃饭和简单休息。
但也要看到,在很多地方,保洁人员的休息场所仍缺乏相应安排。问题的核心在于,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对这类群体的工作环境保障仍存在模糊地带。劳动法中虽提及“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条件”,但如何定义“安全卫生”、是否包含合理的休息场所,并无细则。
在一些保洁服务外包的单位,企业往往只关心合同规定的服务质量,较少关注保洁人员的工作环境,甚至连最基本的权益保障都可能压缩。归根结底,保洁阿姨们所争取的并不是特殊待遇,而是最基本的劳动保障。需要看到的是,保洁员的工作并不轻松,而又很难被“看见”。这在《我的母亲是保洁》一书中有详细描绘,一天到晚脚不沾地,休息需要争分夺秒,但休息环境都是“自己想办法”。
今天社会谈论给保洁阿姨一个休息室,不仅是为了她们能有一个遮风避雨、喝口热水的地方,更展现了一种社会期待——社会和企业应该真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为他们创造一个更有保障的工作环境。我们也希望,“给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等类似话题,不要一次次地成为“新闻”。
原标题:《“给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反映了什么社会期待?》
阅读原文
网址:“给保洁阿姨设立休息室”,反映了什么社会期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7028
相关内容
马桶上午休、拖把旁午餐,为什么保洁阿姨没有休息室?“坐在马桶上午睡,吃饭挨着拖把”,为什么保洁阿姨没有休息室?
保洁阿姨们渴望的一间体面休息室,她们究竟在哪里休息?
「保洁阿姨煮饭阿姨招聘信息」
保洁员的隱秘现实:休息室为何成奢望?
保洁阿姨设计
「成都办公室保洁阿姨招聘信息」
我们难以忍受的地方,藏着保洁阿姨的全部生活
「写字楼清洁阿姨招聘信息」
「抚顺客房保洁阿姨招聘信息」
随便看看
- 教你折精美的抽屉收纳盒,简单又实用,手工DIY折纸教学
- 生活妙招:用烟盒DIY一个果盘、收纳盒,美观实用
- 申瓯信息技术: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 创新方式方法, 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从居家到社区、由线下及线上,各地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 。 通过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 以及家具配置、生活辅助器具、细节保护等作一定调整或改造, 以更利于老年人通行、洗澡、如厕、休息等日日常生活, 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 让老年人避免受到人身伤害, 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政策 #适老改造 #适老化 #小度智能屏 #小度
- 警钟长鸣
-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队伍开展“五一”假期返校寝室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