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家庭教育,优化环境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9 21:56

创新家庭教育模式:关注孩子兴趣,提供个性化教育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家校合力育人”已成为潮流和趋势,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人,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须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因此,家长需要正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探索适合自身家庭实际情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必要性;环境模式;教育方法

人们都说“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在重视家庭教育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对家庭教育有着充分且清晰的认识,以及思考如何结合自身家庭实际情况实践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所谓“家庭教育”,必定需要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家庭成员。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自然地融入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其没有统一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成长者的人格成长,往往比学校教育的效果还要明显。关于此,不少教育学家已有了自己的论断,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曾提出:“生活与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身边环境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环境与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从婴幼儿时期到童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当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最多最深,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形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语言的掌握、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和个人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与阶段性有始有终的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则可谓是时时相伴、处处相融,或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自然而然地以言行举止渗透的方式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情感纽带,决定了父母有必要、有责任也应当有能力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家庭关系中间,成长时期的子女多是依赖、服从的一方,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近感和依赖性决定了父母有责任和有能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且是必要的。

(二)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前时代,由于家长工作、情绪、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存在着不少家长将孩子全权交给学校而自身放任不管的事例,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内容方面却有着侧重面上的较大不同,在采取的方式方法和实施的手段途径上都有相异之处,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为合作互补的关系。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紧密配合,如学校要求学生履行学生守则,完成家庭作业,遵守家庭生活规范,并理解家长的一定诉求;而家庭的教育者则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积极与学校教师沟通,通过学校教师的描述来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

(三)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着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这一共同一致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革,社会迅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上各种形式具有教育性质或起教育作用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着有利的一面。电脑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新兴传播媒介也在迅速发展,进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量未经处理不加甄别的信息冲击甚至改变着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社会有义务和能力去维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但信息的过滤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更主要的引导工作则只能由家长来完成。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子女所接受的外部信息进行细致谨慎的过滤、调控,还要正确引导孩子如何获取和辨别信息,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家庭教育对社会教育起着调整作用,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一致,方能共同发展。

三、思考和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就须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子女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的建立应以交流和谐、人格平等为导向进行,不宜过度强调家长与孩子身份的高低。温和融洽的家庭环境,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更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理念的树立与家庭教育类型的选择息息相关,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体现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许多研究人眼里,家庭教育可大致分为六种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否定型、民主型和合作型。前两者都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等不良品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专制型和否定型极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只有民主型和合作型的家庭教育类型,能造就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气氛和睦欢乐,有利于孩子创造力和判断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理念的树立,应以家庭教育类型的选取为导向。

(二)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理念的树立最终是以家庭教育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理念能使家庭教育实践朝着结果良好、收效明显的方向继续前进,而在错误观念指导下的实践则使家庭教育事倍功半。

(1)善于沟通。多沟通,尤其注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沟通。家长应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的手段,正确运用沟通态度,及时缓和亲子关系,使家庭氛围充满信任感。

(2)善于鼓励。多鼓励,尤其注意在孩子挫折中进行激励。家长应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下多加倾听,使其有着正确的挫折观,并予之以鼓励和支持。

(3)积极与学校联系。与学校教育对接,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共同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增进家校互信,推进三方合力

孩子的成长环境既在家庭,在学校,也在社会当中,和任何一方都不能脱节。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之前,一定也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上活动的情况和动向,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过程,密切配合,保持各方教育的一致性。

小结

每一户家庭都有每一户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不能一概而论,作为家长,需要清楚了解家庭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家庭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为家庭的实际情况思考更好的教育方法。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完整,不得蔑视孩子的正当权利,以平等对话为基础,深化亲子互信。只有情感基础打牢了,家庭教育才会更加水到渠成,高效顺利。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6

[2]傅国亮.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和方法[J].教育,2016(52).

[3]徐月琴.浅谈幼儿园班级互动式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J].学周刊,2015.

[4]闵雯君.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J].散文百家旬刊,2015(12):134.

[5]关颖,晏红.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教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27

责任编辑 王苏燕

网址:创新家庭教育,优化环境模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9706

相关内容

浅析互动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教育环境优化:一体化学校书房家具创新
幼儿教育概论 | 促进家庭环境的优化
优化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光环境优化
版增强家长学习教育意识优化家庭学习教育环境.doc
构建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养成新模式
家庭教育新方向:深化亲子理解,优化教育方法
家庭育儿环境优化策略方案.docx
福建省教育厅:强化教育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教育在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