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投运
利用云服务(如Google Calendar或Apple日历)实现远程同步和分享日程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数字生活日程管理#
6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两个工程”同步移交试点工程——中山110千伏源和智能变电站投运。据了解,该工程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同步投运,该工程在电网建设第一环节建成数字电网,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移交生产运行,可有效提高建设、移交、维护、检修效率,避免电网工程“逆向”数字化,提升工程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水平,探索基建工程和数字电网建设新经验,加快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
标准先行 指引数字工程新方向
“‘两个工程’建设是又快又好建成基建工程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公司基建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程其云表示。
“将设备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图模文件技术标准进行统一,打通两者传输链路,彻底实现生产、调度图模同源。”广东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副总经理李一泉介绍,图模及数据同源是“两个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
过去,工程图模由基建专业移交给生产专业,但无法适配调度专业系统要求,专业间存在壁垒,导致两套图模并存无法共享。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副总经理孙强认为:“‘两个工程’建设从设备、数据等方面推动了建设运营一体化,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双提升。”
“推进‘两个工程’建设好比龙舟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方向一致,才能赢。”孙强打了一个比方。今年1月,广东电网公司成立多专业联合工作组,编制“两个工程”建设需求清单,明确电子化移交标准,优化电子化移交流程,制定20余项标准,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网工程数字工程三维模型验收标准、点云模型与三维设计模型拟合取费标准、主配网电子化移交标准等。
破解传统基建与生产环节“数据断层”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难题。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首次将三维设计模型(激光点云、倾斜摄影等)、智能传感设备(传感器、摄像头等)、数据结构(命名规则、格式标准等)及功能指标(智能巡视、安全管控等)纳入标准化验收体系,推动实现智能设备需求前置。
“例如无人机机巢、视频监控装置等智能设备的加装,从‘投产后技改’提前至‘基建阶段’,减少后期改造成本与停电影响。”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任欣元表示,同时要强化设备监造、抽检与物资质量管控,确保智能设备“零缺陷”入网。
试点驱动 探索“电网一张图”
数字孪生平台是“两个工程”同步移交的“沃土”。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资产管理部工程建设分部经理胡筱曼点开数字孪生平台,中山110千伏源和变电站的实景三维模型搭载变电站运行态各种数据尽收眼底。她介绍,在数字孪生平台上,“电网一张图”就能实现物联网设备状态的展示,“‘两个工程’建设的最亮点,是可视化体现所有接线图、点云模型、设备参数、运行数据,并供生产运行支持系统调用。”
“优化移交流程,实现一套数字孪生模型贯穿建设生产全过程;统一纳管规划态、建设态、运行态数据,探索多专业分工高效协作模式,是110千伏源和变电站承载的两项重要任务。”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架构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裴求根说。
后续,广东电网公司将进一步解决当前面临的基于模型的建设管理、GIM模型纳入移交环节等堵点、难点问题,总结110千伏源和变电站建设经验,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工程质量,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支撑效能,推动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加快塑造能源电力生产力新质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网址:广东实现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同步投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2516
相关内容
【TQJG20240313FW0010】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场地扩充项目工程广东装饰装修工程步骤 真诚推荐 广东诚正恒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供应
肯特智能获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助力数字生活新时代
广州以“头号力度”实施“头号工程” 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数字北仑”十大工程
数字化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流程
多线程、同步的实现方法
IT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8个步骤
优化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docx
今年东川区将实施九大文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