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心理 | 用感恩擦拭心灵的镜子,放大成长中的爱与幸福
保持感恩的心态能增进幸福感,助于心灵成长 #生活乐趣# #心灵成长#
“感恩”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特质,指的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和欣赏。一般意义上的解释为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激。研究人员发现,怀有感恩之心,能让人心态平和、乐观,这对于心脏和血管健康都大有帮助。并且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感恩不是浅显的感谢,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负面情绪、需要以及渴望,还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让我们认清我们已拥有的一切并投入爱。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研究发现,练习感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能够持续提升幸福感的方式,后来有许多学者都证明了练习感恩能够抵御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提高自己的感恩能力呢?
1
细数恩惠,盘点生活中的小确幸
每天花一点时间去细数生命中值得感激的人或事物,写感恩日记,并把它们列举记录下来,如朋友间的关怀、同学间的帮忙、享受的一顿美味的午餐等,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或事,记录并回味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和小确幸,为我们生活增加幸福感。
2
积极地欣赏和肯定身边人的优秀品质,
增加生活的快乐
积极的欣赏即是有意识地去发现对方身上那些好的品质,关注到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不太一样的闪光点,挖掘生活中的温暖画面,比如智慧、体贴、善良等,并且及时地反馈给对方,增加对彼此关系中积极事物的认识,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增加生活的快乐。
3
及时进行感恩拜访,传播感恩,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要学会及时地表达感恩,将内在感恩转向外在的感恩,表达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书信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正面的词语,比如温暖、爱、幸福、热情、友善等,激发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的神经系统,提升生活的愉悦感,以快乐的心态去看待、对待、帮助身边的人,营造积极、快乐、健康、幸福的人际氛围。
4
接纳不同,以包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我们常常因追求完美而对一些人与事感到烦恼,对他人的评价也是批评多过赞美,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强调感激和欣赏发生在彼此身上的美好事情,懂得知足,这就要求我们少关注细节,多关注自己与对方,认识到自己或对方已经做得“足够好”,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承认有限性,接纳彼此之间的不同,以包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感恩由心而生,用心而做,它是一种美德,是生命鲜活程度的标志,是内心对现在生活的惊喜、知足和欣赏,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希望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放大那些滋润我们成长的爱与幸福。
PS:关于感恩的书籍推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回复【帮助】咨询更多内容
文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图丨网络
编辑|贾梦瑶
网址:芝士·心理 | 用感恩擦拭心灵的镜子,放大成长中的爱与幸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2837
相关内容
擦拭心灵的尘埃【情感美文】用“心”感恩——感恩中的心理学
感恩之心:幸福生活的秘诀
养心:心灵成长的智慧与幸福生活的秘密
感恩生活中的小确幸:如何用爱与感激填满心灵
感恩节心理健康和幸福
心学问心理教育,正向心理学与幸福感培养:让孩子学会感恩、乐观与幸福
心学问心理教育,家的力量,爱的滋养:让孩子在幸福中成长
感恩的心简短的句子(关于感恩的句子摘抄)
拥有感恩心态,幸福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