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成不了李小龙,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
艺术生活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艺术家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融入生活#
微信读书
《生活的艺术家》
——李小龙
落叶飘零
风和雨愉快地嬉戏
窗外的一片微黄的叶子
绝望地依附在枝丫上
我摘下叶子
给了它一个家
把它放在了书里
如果不是亲自读到,真不敢相信那个功夫巨星,有一颗如此细腻的诗意的心。
再欣赏以下一段摘录,以领略李小龙思想里的辩证与智慧:
谦逊并不是放弃自傲,而是用一种自傲替代另一种自傲。
是否存在发自内心或者出于天性的忍让,这一点很令人怀疑。忍让需要在思想上下工夫,也需要自制。同样,仁爱的行为也很少有不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它们有些是虚伪的、有些是矫揉造作和虚情假意的,这与我们的欲望和自私形成的制约很有关系。我们应该谨防那些认为没有必要装作善良和行为端正的人。这些连一些表面上的掩饰都不肯去做的人,往往是最堕落,最残酷无情的人。表面的掩饰通常是通向真诚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它是真诚情绪溢出和固化的一种形式。
- 1 -
读了这本书后,你就会知道李小龙不单是一个武术家、动作巨星,还是一个能研究哲学、能写散文诗歌、有着弘扬中华武术与追求实现自我的信仰的艺术家。
《生活的艺术家》,主要通过对李小龙的日记、书信和生活感情等文字精心编著,真实地记录了“功夫巨星”李小龙一生的生活和思想。它给你呈现的不只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还是一个熟谙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运用老庄“无为”的道家思想去诠释功夫真谛的思索者。
李小龙不仅仅是一个武功高手,还有着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等多重身份。而在这里,我只想谈谈功夫与哲学对李小龙一生的影响。
功夫、哲学,是李小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假若李小龙只学了功夫,没有在美国的大学里研读哲学,或许他就达不到后来的武学成就,也创立不出“截拳道”——拦截拳头之道。反过来,假若李小龙研读了哲学,却未曾修习功夫、未曾领悟功夫“以无形为有形”的真谛,那他也就未必深受老庄的道学思想所影响、所引导。
可以这么说,他那些对功夫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明了洞见,那些泉涌而出的智慧,都是功夫与哲学在他身上积极作用的结果。
初触哲学之时,李小龙原本是更热衷于向西方哲学探寻功夫之道,他认为这样的话,可以换一个角度去审视中国功夫。但在外走了一遭之后,他还是回到了老庄道学这里。水,是老庄道学中的核心意象。“水处下而不息”、“水无定形而容万物”、“水无利齿而能吞噬一切”,天下之柔莫若水,天下之刚亦莫若水也。
水的处下、水的无形、水的破坏力、水的以柔克刚,我们大都知道,但也几乎只停留在知道层面而已。李小龙却从中参悟了功夫不在“抗”,而在“避”;不在一招一式,而在无招无式。而这些理解都是他后来创立“截拳道”的雏形思想。
让我们根据演义里小说中的那些武学泰斗、侠之大者的记忆,试着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代宗师该有的风采,看能否从中看见李小龙的影迹,能否看见李小龙立于水边,参悟着“水”的学问。
中国功夫的修炼向来就是自我的修炼,是“人的修行”。武学的旨意,并不在追求一招一式的杀人技,而是在强身健体的同时锻造习武者的身心,追求“无我、无心、无物”的空无境界。这恰与老庄道学相契合,与哲学中关于“意志”与“表象”的辩论相关联。而又恰好这三种东西都在小龙的脑子里,在那颗自信而热爱思考的头颅里碰撞、生出火花。正是这些,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李小龙!
他并没有沉溺在由“好莱坞巨星”“功夫之王”等声誉名望堆砌起来的喧嚣浮华的名利中,而是始终葆有宁静的心境,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渴望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我相信,他不但会成为武学上一代承前启后的开山宗师,更会成为他在不同场合里对不同人无数次谈及的“生活的艺术家”!这毋庸置疑。
- 2 -
那怎样才是李小龙所追求的“生活的艺术家”呢?或者说,所谓的“生活的艺术家”该怎么去理解呢?
书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李小龙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习武是我的个人选择,演员是我的职业。虽然我在生活中主要扮演的是这两个角色,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而李小龙所说的“生活的艺术家”,是指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即一个人通过运用自己的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完整的人。
由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一个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都独立完整的人!
身体上的独立完整,就是强身健体、洁身自好。自幼习武,终成一代武学泰斗,却未曾耀武扬威、恃强凌弱,他在身体上自然是独立完整的。
心理上的独立完整,就是思想端正、独立思索。热衷在武学与哲学的探寻中,始终思考着功夫的真谛,而又在对“水”的格物致知中葆有一份宁静的心境,他在心理上自然也是独立完整的。
精神上的独立完整,就是解放自我、实现自我。截拳道,名为“拦截拳头之道”,实乃“走向自我解放之道”,放下一切招式套路,不拘泥于任何规则法则;他在力争自我上进的同时,却又无争于世,只求实现自我;他在精神上更是独立完整的。
身体上的独立完整是锦上添花,心理上的独立完整是举足轻重,精神上的独立完整是不可或缺。
总有人身有所困,甚至身有残缺,无法在身体上保持独立完整。但若他能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独立完整,思想端正、独立思索,解放自我、实现自我,那我也认为他就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而要解放自我、实现自我,就不能囚禁自我。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就是:
“一旦你有了圆心,就一定会有周长。在周长之内,以圆心为中心活动,你就成为奴隶。”
不要为自我设定中心,不要自我设限,生命才会有很多可能,人才能走更远的路、看更辽阔的风景。
而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身份,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只要人在路上、路在脚下,目的地、共同的目的地,都该是成为一名“生活的艺术家”。
有人会拐错路口,有人会死在途上,也总有人会抵达。虽不是所有人都会抵达,但每个人都该是——在路上。
只要在路上,就算成不了李小龙(事实上也不必要成为另一个李小龙),却有机会成为一名生活的艺术家。
- End -
留言扯乎?
你眼中的李小龙,是怎样的存在?
微信号:
luanchi8zao
网址:【读书】你成不了李小龙,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3294
相关内容
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书评 (64)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
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人生的追求:实现自我,释放潜能
《李小龙功夫心法套装:截拳道之道+李小龙技击法+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生活的艺术家(套装共4册)》
李小龙健身法:肢体表达的艺术
李小龙健身法:肢体表达的艺术(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健身经典,带你练就令人过目不忘的超凡形体。)【全本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第八章 自我发现(2)
李小龙的哲学
不一样的李小龙,探求你自己。
小艺术家成长记 李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