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市场”让城市找回“生活味儿”

发布时间:2025-07-11 18:56

在城市中寻找老物件,回味过去的时光和城市变迁。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生活琐事趣味#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4月2日讯(记者 潘超 见习记者 赵依晗 通讯员 张涛 李涛)“西红柿三元一斤”“海蛎子又肥又大,五元一斤”。记者日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牌坊街看到,戴着口罩的七、八位菜农正在这里“提篮小卖”,不时还会与顾客讨价还价。

在疫情向好的形势下,如何打破疫情带来的影响,让正常生产生活回归的步伐更快?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街头巷尾创新设立“一小时市场”,允许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在住宅小区周边临时摆摊售卖,方便群众生活。

在市场上,菜农尹怀德正忙着招呼顾客。过去两个月,尹怀德自家种植的菠菜、小葱、苔菜等蔬菜,因为疫情导致销售不及时,眼看就要烂在地里。手足无措之际,牌坊街新设的“一小时市场”让尹怀德看到了希望。“执法队员允许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在这里摆摊。”得益于这项临时政策,尹怀德每天都能在一小时市场卖出二三十斤蔬菜。

所谓“一小时市场”,就是在小区周边选个合适的位置,让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在下午16点30分至17点30分,摆摊售卖新鲜的蔬菜、海鲜等产品。

“原本擅自占用道路或其他公共场地从事经营活动是违规的,发现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置,但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农贸市场的关闭对部分市民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城管大队大队长巩振刚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西海岸区新设了200余处这种临时应急市场,执法人员在每个市场都设置公示牌,严格控制商贩人数,为他们颁发入市资格证件。

如何确定确实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巩振刚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利用新开发的流动业态业主身份信息采集小程序,对全区巡查发现的游商浮贩进行了登记,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研判,我们会优先选择有特殊需求的商贩入市,比如疫情防控期间,急需赚取基本生活费用、农副产品滞销的这类生活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群体。”

接下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执法局还将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一小时市场的食品安全加强管理,并结合“互联网+”将一小时市场纳入全区的公共服务小平台,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发展地摊经济的稳定场所。

“一小时市场虽然只有一小时,却无形中化解了商贩到处摆摊卖菜难和市民担心疫情买菜难的供需困境。同时,将商贩引入市场统一管理,有效避免了商贩为生计到处摆摊买卖从而引发的城市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助推了广大市民冲破疫情阴霾,快速回归正常生产生活。”了解到一小时市场的设立,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晶利感触良多,“一小时市场的设立充满温度,综合执法部门面对疫情柔性执法,主动服务,让生活回归的步伐变得更快。”

网址:“一小时市场”让城市找回“生活味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6554

相关内容

“厦门城市记忆展”回忆旧时光 找到厦门生活味
城市漫游的尽头是菜市场?在集市里寻找生活小确幸
山西晋城旧货市场:时光的印记生活的韵味
5折还送礼丨乐8小城第二届儿童“跳蚤市场”开市啦!
【便民生活】如何让“小修小补”回归大城市?记者在这里寻找到了答案
档口推荐餐饮品牌,探索城市美味,品味生活风情
风靡的城市漫步,质朴的生活哲学 | 睡前聊一会儿
东营市东营区:24小时城市书房 让书香浸润生活
大城市“居不易”和小城市“慢生活”.doc
城市风情:都市生活中的时尚品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