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还未走进“舒适区”,何谈走出?

发布时间:2025-07-13 00:08

尝试新事物:走出舒适区,尝试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可以带来新鲜感和满足感。 #生活乐趣# #快乐#

舒适区,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说法,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

生活中的舒适区,强调成功或爽了以后,不要忘了学习进步。舒适区的概念产生,是为了鞭策人终身学习的。

所谓舒适区,就是你止步不前的,小富即安的地方。

可惜,大多数人还没有到舒适区,就纷纷赶时髦谈“走出舒适区”了。静心想想,你现在真的舒适吗?

所谓舒适区,是你的基本欲望满足之后,还没有发现更高级的欲望,中间的间歇期,你需要再接再厉,不要沉迷在小小的安定中,以免将来面对更大的挫折能力不足,不知所措。

其实,大多数人真的没到“舒适区”,反而还处在“刑讯区”。

所谓“刑讯区”,就是你还在受生活的刑罚,你还处在受制于人,委屈求全的状态。你如果把“刑讯区”误解成了“舒适区”,那你已经得了“斯德哥尔摩症”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说白了,生活让你不爽,你却爱上了生活,不寻求突破逃离,苟且偷生。

比如“卧薪尝胆”的典故,越王勾践如果误以为自己是“舒适区”,而不是“刑讯区”,那他永远也走不出。

越王勾践躺在柴火垛上,美滋滋地舔着苦胆明目,睡前祷告:睡觉前我得提醒自己——千万要走出舒适区!

这个画面,我们要引以为戒啊——你究竟在哪个区呢?

END

网址:你也许还未走进“舒适区”,何谈走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0539

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
走出心灵舒适区
如何走出舒适区
如何「科学」的走出舒适区?
【转】为什么要走出你的心理“舒适区”
如何走出你心灵的舒适区?
大胆走出思维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不能盲目
什么是舒适区,走出舒适区后悔了,到底要怎么走进舒适
心理学术语舒适区 如何走出舒适区 – 给力心理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