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球场到生活:上海社区网球的快乐生长记

发布时间:2025-07-15 13:44

在社区篮球场上,找到竞技的快乐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运动乐趣发现# #社区互动#



温网激战正酣,上海的网球爱好者也没有闲着,借鉴温网“白衣飘飘”的传统,打起了快乐网球。上周末,2025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社会网球嘉年华暨CTP俱乐部邀请赛在得客会体育中心举行,沪上网球爱好者挥拍上阵,以球会友。

以球会友:跨代际的网球情缘

此次嘉年华汇聚了从资深前辈到中年骨干的多层次爱好者。海阔天空网球俱乐部的叶先生是上海业余网球发展的见证者,他的网球生涯始于1982年高中时期,当时手持木质球拍在徐汇区淮海网球场起步,与长辈们切磋球技。


“那时候全上海网球场不到20片,我们在复兴路上海跳水池网球场(现上海音乐厅附近)的俱乐部就占了9片,”叶先生回忆道。作为上海市最早的业余网球俱乐部——上海复兴网球俱乐部的成员,他曾与梅福基、潘家震等老一辈国手竞技,见证了网球运动在沪上从少数人参与的 “贵族运动”到逐渐普及的变迁。

如今,上海的网球场已增至2000多片,厂房改造的运动园区、社区屋顶球场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兴南网球俱乐部的钱晓便是“网球生活化”的受益者,他因减肥重拾这项运动,如今每周至少打球三四次,“装备耐用、场地费人均约100元/场,网球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运动。和球友实战切磋比请教练进步更快,这就是我们享受的快乐。”


抱团发展:社区俱乐部的创新之路

徐一翔是CTP网球俱乐部的会长,他告诉记者,俱乐部正在探索业余网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联合兴南网球俱乐部、海阔天空网球俱乐部等,一起打造社会化网球平台。

“过去依赖房地产赞助的模式难以为继,现在我们希望通过会员费制维持运营,所有收入用于场地维护和活动组织,”徐一翔表示,合并后的俱乐部以两片自有场地为核心,面向全社会开放,计划推出上海业余俱乐部联赛,“我们的宗旨始终是‘打球、健身、交朋友’,拒绝营利性质,让大家玩得开心。”


兴南网球俱乐部负责人龚侃艺则带来了社区网球的鲜活案例。2022年,该俱乐部由邻里业主打球的小团体发展而来,通过居民众筹翻新小区球场,实行“会员专属时段+低价对外经营”模式,如今已与CTP、海阔天空等俱乐部建立联动。“我们俱乐部很多都是40-50岁的会员群体,既不是专业选手也非青少年,更需要适合的交流平台,”龚侃艺透露,几家俱乐部计划打造专属小联赛,让社区爱好者有更多切磋机会。


文化传承:从赛事到生活的网球生态

社区体育作为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区和谐、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区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正是上海社区体育活力的生动体现。

在社区这个最小的社会单元里,网球运动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居民们在球场上切磋技艺、挥洒汗水,在场下交流心得、增进友谊,原本可能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因为网球而变得熟悉亲近,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随之增强。


据了解,2025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社会网球嘉年华全年将举办4场赛事,涵盖社区、高校、青少年三个层面,包括国际青少年网球冠军赛、高校联赛等,还将联合HEAD、YONEX等专业品牌丰富网球文化体验。这一系列赛事的举办,不仅为社区网球爱好者提供交流竞技的平台,更将社区体育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让更多人感受到网球运动的魅力,积极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原标题:《从球场到生活:上海社区网球的快乐生长记》

栏目主编:陈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秦东颖

网址:从球场到生活:上海社区网球的快乐生长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7625

相关内容

李现说学网球很上瘾?李现的快乐生活细节?李现网球记忆碎片解锁
NBA球星的家居哲学:从球场到客厅的极致生活美学
泛娱乐社交大航海,征战全球要借“东风”
打篮球的乐趣与人生哲学:从“万球会友”到自我成长的深度探索
月球的快乐生活游戏攻略(月球生活科幻画)
社区参与与球场公共关系
社区篮球赛活动策划书
快乐运动 轻松生活 后坡街社区组织开展柔力球健身活动
从展销场到生活场,小红书亮相上海车展,打开车生活的万种想象
SHAREit Group产品矩阵从0到全球24亿用户的增长秘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