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5-07-16 06:16

学龄前儿童行为规范课程:规则教育与习惯养成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课程学习#

学生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通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寓行为习惯培养于生活和活动中,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真正会做。”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学生生活,培养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通过学生在学校中的一日活动、关注学生的一日生活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培养教育的基本渠道。教师只要细心观察学生活动表现,随时抓住活动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培养才能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走得更稳,更扎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例如培养孩子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求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同时,通过当众表扬、给予小奖品等方法鼓励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对于能力稍弱的孩子,可以采取边做示范边手把手的、不厌其烦地说教。教师应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因素进行随机教育。随机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非常适合学生,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的教育对学生来讲,不仅重要,而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经常把学生日常活动中随时发生的行为和事情,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环境和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教材,这些教材就在学生身边,为学生熟知,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参与的快乐,克服困难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是真实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活动来巩固培养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学生建立积累经验。学生通过活动,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玩“小吃店”的游戏,游戏一开始,亮亮和宣宣突然争吵起来,我走过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争抢新的煤气灶,两人都不愿意用旧的煤气灶,怎么办呢?新的煤气灶只有一个,我思索了一会,便拿起旧的煤气灶放在耳朵上,过了一会儿,我对两个学生说:“旧煤气灶刚才对我说,它也可以用,你们都不喜欢它,它好伤心,它想找一位好朋友,谁愿意帮助它?”我这样一说,宣宣就去拿旧的煤气灶。两个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以后不争了。”我对他们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并以此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争做好孩子。这样学生不仅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集体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学会了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良好品德。达到了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三、家校配合,促进良好习惯的有效形成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家园的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园教育步伐保持一致,形成共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才能有效的形成。通过经常与家长互相交流,引起家长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家校联系栏的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教育态度、方法,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发挥家教优势,给学生以积极良好的影响。家长还要成为学生习惯培养教育的检查者和监督者,配合教师一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陶行知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对于家长而言也应如此,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修养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形将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的面前我希望家长一定要做个守时守信的人,才能够影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身教重于言教,在生活中,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忽视”是决不可取的,但也不能期望习惯养成的一促而就,还得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养成过程中的不断反复。因此,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更需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多一些细心和关心。

网址: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9281

相关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及哲学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思想
学陶天地 || 陶行知三大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策略探析
陶行知生活教育及哲学思想.docx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留存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docx
陶行知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