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工业+文艺”的新故事
城市文化解读:街头涂鸦背后的城市艺术故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文化解读#
清晨的阳光穿过“包棉1958”的老厂房窗棂,玻璃展柜里,那枚1958年的纺织女工工作证静静躺着,照片上的麻花辫像还沾着当年的机油香。几步外的面包房里,印着“包棉1958”字样的酸奶饼正冒热气。这一静一动的“时空叠加”,见证了包头市青山区如何把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文旅融合新地标。
政策搭台:给发展定好“路线图”
文旅融合的推进,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指引。青山区将规划先行作为关键,为发展定好“路线图”。
制定《青山区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工业+文艺”发展方向,为文旅产业绘制清晰“路线图”;《青山区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青山区旅游智库建设实施方案》搭建专家智库,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撑。这些政策如同“四梁八柱”,构建起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框架,让文旅发展有了准头。
老厂房变身:8000平方米厂区的“逆生长”

“包棉1958”街区开展文艺演出。王媛摄
“包棉1958”主题文化街区的蜕变,是工业遗产活化的典型范例。1958年建成的包头棉纺织厂,曾是华北轻工业的“明星企业”,后因企业改制、破产而沉寂。2024年,在全市盘活“冷资源”政策推动下,这片8000多平方米的厂区迎来“逆生长”。 斑驳墙体、生锈机器被改造为艺术装置,印染车间变身休闲茶馆,设计者以主题化场景串联历史物件,形成完整叙事链条。馆内老物件集中展现包头工业发展脉络,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工业历史。
2025年4月,街区完成“二次升级”,规划五大核心业态、49家商户,涵盖艺术空间、餐饮、数码等多元场景;5月,获评2024—2025年度“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包头人骄傲的新地标。
乌素图历史文化街区同样焕发新生。这片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核工业二〇二厂配套生活区,2019年获批内蒙古第八批历史文化街区,27座建筑保留着50年代北方建筑特色。青山区在保护基础上推动活化利用,让核工业文化这颗“老矿石”重放光彩。
乡村里的“文化乐园”:东达沟的逆袭

东达山度假村的胶囊民宿。王媛摄
东达山艺术区的发展,是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里,围炉煮茶的热气与民宿灯火相映,半山餐厅香气与露营地欢声笑语交织。青山区以艺术区为核心,完善配套设施,新增围炉煮茶、观舍民宿、半山餐厅、露营地、轮式战车等项目,吸引艺术创作者与游客,形成综合性文旅生态。
光有玩的还不够,村里还搞起了文化活动:连续九届东达山艺术季、两届文旅创意大赛,甚至邀请非遗传承人上舞台,参与了《何以东达》实景剧的演出。游客坐在田埂边看剧,能实实在在摸到当地的非遗文化。
2022年东达沟村获评全国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 年成为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及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相关实践案例入选自治区“十佳”;2024年东达山度假村获评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乡村文旅“领头雁”,村里富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研学路上:玩着学知识的“成长课堂”

北方兵器城坦克试乘试驾体验。王媛摄
“同学们,这台坦克当年在国防建设中立过大功!”北方兵器城里,讲解员的讲解吸引着孩子们驻足围拢。
以“硬件提质、服务升级”为抓手,聚焦研学“悟、乐、行、食、宿、忆”六要素,青山区推出“研学+文旅”新玩法。通过整合资源串起了一条“军工研学线”:北方兵器城—军工文化广场—自由路二号街坊兵工社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东达山度假村。2024年,维拉国旅等9家旅行社获评自治区研学旅行服务商,多所院校和景区成为自治区研学基(营)地,“长城内外是故乡”入选自治区首批“十佳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小小非遗传承人”获评首批“优秀研学旅游精品课程”。
此外,东达山基地与高校签订《乡村振兴人才输送协议》定向培养人才,建立专家智库,定期开展研讨,通过“产学研一体”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跨界融合释放发展动能
文旅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产生“化学反应”的跨界融合。青山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培育时尚新业态:引进演艺、赛事产品,举办特色活动,推出促消费措施,发展“首发经济”“夜经济”“假日节庆经济”。正翔街商业街区优化业态,正翔湾夜经济街区提档升级,成为文商旅融合的夜间消费集聚区,让城区夜晚“活”起来。
2024年,青山区接待游客2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6%和10.8%;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文旅产业成效显著。
从老厂房里的“时光故事”,到田埂上的“非遗大戏”,从孩子们研学的笑声,到夜市里的烟火气,青山区把工业的“硬家底”和文化的“软实力”拧成了一股绳。这片老工业基地,正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老地方,也能活出新鲜感。(王媛)
来源:青山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包头市青山区:“工业+文艺”的新故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0155
相关内容
讲好工业遗产新故事惠山区办公室保洁技巧培训(温故知新,赏工艺之美)
我在青岛修文物:让文物“重生”的幕后故事
艺术浸润社区,侨城坊“承艺・造物”书写传统新生故事
山东济南:旧货市场华丽“变身”青年文化新地标
传统手工艺文化复兴的中国故事
青山区万郡社区 创新社区工作法 提升居民幸福感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立足毛家山书院,探索文化社区建设新路径
十大具有山西特色的手工艺品 10种山西传统工艺产品盘点→榜中榜
瞧,那些“逆袭”的老手艺——新匠人焕新老手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