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伏天来袭,这些健康应对建议你得知道!
在洪水来袭时,知道如何撤离高地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灾难恢复训练#
2025-07-15 09:55:01阅读时长3分钟1083字
保健科热射病三伏天脾胃病心血管事件高温预防物理防护水分管理早期识别中医调理情绪调节饮食调整环境适应急救措施健康生活医疗资源
近期,2025年三伏天日历公布,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年三伏天总时长缩短至30天,这可是2015年以来的首次。具体分布为初伏10天(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10天(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10天(8月9日至8月18日)。这种时间变化源于“庚日”分布差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起点,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所以中伏仅有10天。同时,今年还出现了“母伏”与“秋包伏”的特殊现象,“母伏”按传统说法意味着天气更热,“秋包伏”则是末伏落在立秋之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专家指出,尽管伏天缩短,但高温强度可能更集中,预计气温较常年偏高0.5 - 1℃,热岛效应加剧,昼夜温差小,市民健康负担加重。所以大家千万别陷入“日历缩水≠天气回凉”的认知误区。
热射病风险飙升,如何预防?
热射病作为中暑的重度类型,死亡率超过50%,在今年高温更集中的情况下,威胁更甚。其病理机制是体温调节失衡,进而导致器官衰竭。极端热浪对户外工作者、老人等高危人群的威胁极大。 科学预防热射病有这些策略:
物理防护:尽量避免在正午外出,穿戴透气衣物,出门使用遮阳帽、遮阳伞等遮阳工具。 水分与电解质管理:每日定时补水2 - 3升,可补充一些电解质饮料,但要避免酒精和高糖饮品。 早期识别与急救:要能识别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并拨打急救电话。 特殊场景建议:户外作业人群可调整工作时间至早晚,还应配备降温设备。“贪凉”惹祸,脾胃病咋调理?
伏天过度依赖空调、冷饮,会导致脾胃虚寒,引发腹痛、腹泻,甚至为冬季慢性胃肠病埋下隐患。冷刺激会破坏胃肠黏膜屏障,影响消化酶活性,从中医“暑湿内蕴”理论来讲,就是暑湿之邪侵袭人体,影响脾胃运化。 应对措施如下:
饮食调整: 温和饮食:减少冰饮、过量西瓜等生冷食物的摄入,增加粥类、姜茶等温养脾胃的食材。 补充益生菌:通过酸奶、发酵食品改善肠道菌群。 环境管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避免直吹,可使用除湿功能降低暑湿。 中医辅助疗法: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能缓解腹痛;按摩足三里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高温引发心血管事件,情绪咋管理?
高温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再加上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等事件。研究数据显示,高温日心血管急诊量会上升20% - 30%。 综合干预方案有:
心血管保护: 药物依从性: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千万别自行停药。 环境适应:减少剧烈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活动。 情绪调节: 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减少情绪应激对心脏的额外负担。 社会支持:多与亲友保持沟通,避免孤独引发的焦虑情绪。 监测与预警: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立即就医。 今年三伏天高温强度与公众适应能力不匹配,大家要结合气象预警,做好个体防护,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摒弃侥幸心理,主动调整生活方式,安全度夏。网址:2025三伏天来袭,这些健康应对建议你得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0315
相关内容
2025年一伏二伏三伏表来了!三伏天如何养生?2018三伏天吃什么养生保健 炎热三伏天保健饮食忌宜须知
三伏天减肥秘笈,7个方法让你这个夏天拥有A4腰
三伏天的饮食养生建议是什么?
三伏天的三个饮食禁忌需知(三伏天注意事项及禁忌 三伏天禁忌什么食物)
三伏应三补 说说三伏的养生技巧
三伏天12生肖好运建议
应对噪音污染,这些降噪建议你一定要知道!
吃得健康,这些诀窍你知道吗?
三伏天减肥好时期,燕教授分享方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