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然活法》:让自动来左右你的生活,你敢吗?

发布时间:2025-07-16 17:50

不要让批评左右你,学会自我调整。 #生活技巧# #心理调适技巧# #自卑应对#

我们今天来学习《传习录》的这一段。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无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这儿讲,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博文”“约礼”这一段是《论语》上的。《论语》上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字面上翻译一下,“博学于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就是你得读经典。“约之以礼”是干嘛呢?就是你行动上也要讲究,你用礼法来约束自己。他这儿讲一方面你要读书,另一方面你还要讲究,讲究就是不能随便做,“亦可以弗畔矣夫!”这样你不至于跑偏。“畔”的意思就是背叛。你不至于跑偏,这话应该好懂吧。
 徐爱问这个话,他说“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功课。换句话说,“博文”是手段,“约礼”是目的。通过“博文”要实现“约礼”,这么个事儿,我想来想去“深思之”,想不明白,闹不清咋回事,所以“略请开示”,请老师给说两句。这个时候,阳明先生就讲,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礼”通“理”。其实在文言文里面有这种情况,凡是同音,就同意,这个意思就有重叠的部分。所以先生就讲“字即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这个地方其实讲明白了。他认为这个东西显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叫“文”,显现不出来的那一部分就叫“礼”,啥意思呢?就是它呈现出来了,你眼睛能看得见的,我们讲叫现象,叫事件,或是叫什么的,这个东西就叫“文”。它背后运作的那个东西叫什么呢?背后运作的那个东西叫“理”。这么一讲,这个“理”你就知道——规律、原则,是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它也在运行。所以他讲其实“文”和“理”只是一物。
你别把“文”“理”这个东西当的太玄。它其实是什么呢?说这儿有个杯子,杯子就是“文”,呈现出来了就是“文”;但是因为它中间低,它就能装水,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原则,这么一个规律,中间低能装水,这个就叫“理”,它的原理,就这个意思,所以其实不复杂。有时候我们一读这种东西,尤其是中国人,古人一说话,他左调一下,右调一下,调过来调过去,你好像觉得那句话就复杂了,觉得玄了,其实也不玄。所以他讲,你能看见的是“文”,看不见的是“理”。 说“‘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说“约礼”干嘛呢?就是我们讲的,用“礼”来约束自己,或者我们执行这个“礼”。这个是要干嘛呢?“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那么问题来了,“天理”是什么?这个话题我们前几节课讲过,“天理”是个啥东西?如果你把“天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你一下就知道,那个“天理”是啥?“天理”就是自动。我们人啊,特别不愿意自动,因为啥?自动的时候觉得不放心,总是觉得手动的时候才放心。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去控制它的时候,你就放心了,然后你交给它的时候,你就不放心。可是“天理”是啥情况?“天理”它会自动运行到最佳的状态。我给你举个例子,你比如说天气凉了,天气凉了你就会打喷嚏。请问打喷嚏是你准备好了吗?是你憋着一股子劲儿,天气凉了,我准备打个喷嚏,预备——“阿嚏”。你是这么的吗?不是吧。就是天气一凉,你自动有一个反应——“阿嚏”,打一个喷嚏。那这个打喷嚏是干嘛呢?打喷嚏就是提示你:天气凉了,我身体里面有些机能需要转换一下。所以它通过打喷嚏,“阿嚏”——身体恢复了。但是人是干嘛呢?人是不喜欢这种自动的东西,因为觉得很不放心。说“哎呦,怎么打了喷嚏了呢?”怎么种种的现象出来了呢?所以这个人他就要上手,他说“不行,我不能打喷嚏。”他要通过各种办法把打喷嚏解决了,比如说吃药,比如说干嘛,他要控制回去。这就是人,叫人欲。 所以这儿讲“约礼”是干嘛呢?“约礼”实际上是个自然而然的行为,就是我自动就知道我该怎么样了。举个例子,说孩子们见了老师,自动就会问“老师好。”自动就会这样的。孩子见了长辈,见到老师,自动生出那个敬畏心,自动会有这个感觉。但是他发现什么呢?说我干嘛要怕他?我干嘛要对他敬畏呢?所以他就会干嘛?他就会把自己那个“小我”培养起来,我见了老师:我就不理你,我就不喊。他觉得这样显得自己更强。这个“约礼”是干嘛?“约礼”只是你自动的一个显现而已。所以他就讲“‘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 其实对于我们来讲,你愿意把自己全然地交给那个自动,这个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明明德”是干嘛?不就是把自己交给那个自动了嘛,就是让那个自动来左右我的生活,而不是我去左右那个自动。《道德经》里面讲“道法自然。”不讲的还是这个事嘛。“自然”什么意思?自动的样子。“然”是……的样子。“法”是向他学习。你就遵循那个自动的样子,就是这么一个事。 所以我们就知道,你为啥不愿意自动呢?就是因为有匮乏感。你想想,就是因为有匮乏感。那个富足的人是什么样?富足的人就是咋都行,你怎么我都好。因为昨天才结束《了凡禅》,昨天我们结束的时候,回的路上,义工坐一个车,路上还聊这个事儿。说有时候,你特别想去控制一些东西,可是其实它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所有自动发生的那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只须要全然地接受,只须要做这件事情。但是“全然地接受”它只是一个目的,它不是手段。就是我全然地接受、我全然地接受……它不是手段,为啥呢?因为你在匮乏感里,你就全然不了,你在匮乏里,你说我全然地接受。不行,就难受的不行。 说到这个全然地接受,(手上戴的)这个串特别好玩,昨天晚上回家,回的时候很晚,走到我们那个小区门洞洞,手“啪”一甩,这下这个串找不见了,就听见“啪”,一甩找不见了,拿手机照亮,满世界找,东找找西找找,趴地下找了半个小时,找不见。我说奇了怪了,就在门洞底下,肯定在门洞底下,但是怎么就找不着呢?哎呀,这是一个朋友送的,心疼的不得了。哎呀,我说怎么就找不着呢?我一边找,一边还跟自己说,我说我为啥就把这个东西丢了呢?为什么一甩就找不着了呢?就是因为它要让我体验一次“心疼”。哎呀!真的心好疼啊!舍不得的厉害,所以我一边找,我还一边格物呢!我说这个疼啊,这个太疼了,真是,一边还格物呢,最后半个小时没找着,没找着我想想算了,我说既然找不着,就有找不着的理由,我全然接受这个找不着。可是心还是很疼,所以一边回家,一边格物,回家睡着了。 今天早上起来,哎,我说串呢!还心疼,继续格物,继续格那个心疼,好疼啊!格了半天。今天早上装暖气,我爸过去了,所以跟我爸聊天,其实跟我爸聊天心不在焉,因为老想格物嘛。后来到八点钟出了门,出了门我就想:哎呀,我这个串儿!好疼啊!就开始全然地和那个疼在一起,格物那个疼。八点多了,天呐,我们那个小区是企业宿舍,你想这个时间段,上班时间人来人往,得多少人呢!完了走到那个门洞洞里,“诶!”就在地上摆着……给我吓一跳,我说妈呀!这个东西还在呢!好感恩呐!好感恩这个事件给我创造了这么多感觉。世界不是给我创造串儿,世界是给我创造感觉。就是你这个串儿为什么戴在手上?有满足感。为什么丢了?有匮乏感。那丢了干嘛?丢了就去把那个匮乏感处理掉,就是干这个事情。 其实说老实话,我到现在对串儿的那个匮乏感还没处理完,真的。但是我就觉得好神奇啊!因为那个门洞洞人来人往的,我们进出小区就那一个洞,人来人往的,我昨天晚上回去十一点,完了到今天早上八点,九个钟头在那个地方摆着,竟然没人捡!奇了怪了,真是奇了怪。所以你就知道你全然接受——你所有的事情,无非就是你去接受那个自动而已。就是接受那个自动。 我们遇到的所谓的那些逆境:孩子不听话;家里人有病了;或者自己的身体咋回事儿了;跟家属情感不通畅,吵架……所谓的那些东西是啥?其实它的本质就是感觉,所谓的那些东西全是感觉。但是我们不明白是为啥呢?不明白是老往事里钻,以为都是事儿,其实就是感觉。昨天某人跟我聊,就聊这个话题,说遇到某些境遇了,怎么怎么如何不好,觉得那个事儿多么悲惨。我就问他“是不是体验不好?”他说“是,体验不好。”我说“那你怎么办?”他说“不知道。”我说“处理体验。”这意思你懂吗?你看我们说了一堆事,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体验不好,结论不是那个事儿如何如何,结论是体验不好。所以体验不好,你处理体验就完了。你只需要解决感觉,你不需要解决事。我体验好了,事儿就好了;我体验不好,事就好不了,就这么简单一个事。世人糊涂啊,世人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因为他老认为事是事,他不知道事是感觉,事是体验,他不明白这个,所以他就老上鬼子的当。来一个事,他就钻到事里,来一个事,他就钻到事里……可是他不知道事的本质是个感觉,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所以他老上当。 所以这儿有这么一句话,要干嘛呢?要“只是纯是一个天理。”“纯”是个啥意思?“纯”就是把自己百分之百地交给那个自动,全然地交给那个自动,你自动就完了。可是我们干嘛呢?我们总是试图要改变外在。改变外在什么?就是改变人、事、物。孩子不听话,想改变孩子;老婆跟我吵,想改变老婆;家人有病了,拼命地想去治疗……当然我也没说治疗不对。你有一个对外在的舍不得、放不下,你有那个心,那就意味着你就不愿意自动。你不愿意自动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解决不了那个感觉。你一直想去控制那个自动,想把那个自动改成手动,说明什么?说明我一直很匮乏,我一直很“想”:我好想改变啊!我好想啊!好想啊!就是那个“好想”。那个“好想”就是很不好的感觉。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其实这个法啊,我们学这个东西有多复杂呢?没多复杂,“大道至简”,讲来讲去就这一个东西,就是你把自己全然地交给那个自动,如果你还有匮乏感,处理了匮乏感完事。所以叫“道法自然”,就讲这么一个事。

根据2019年9月21日在太原市河汾书院的讲座整理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网址:《我的自然活法》:让自动来左右你的生活,你敢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0949

相关内容

《生活提示》 20221118 别让坏消息左右你的情绪
过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生活
2023年我的居家生活作文字 我的居家生活作文字左右(十六篇)
高中生自我评价300字左右(精选15篇)
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相,坦然接受自我的本质,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空间+实用= 15万左右的居家保姆车,这样的嘉旅你会选择吗?
自动感应垃圾桶 你的生活够智能吗
我家的低碳生活命题作文800字左右优秀
保持心理健康10秘诀,让你不被情绪左右!
压力管理—别让压力左右你的职场人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