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联袂虎溪街道石牛岗社区激活基层治理美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7-16 21:08

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通过居民参与决策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近日,四川美术学院与虎溪街道石牛岗社区瀚湖小区深度联动,由四川美术学院屈波教授发起,川美师生团队携手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社区美育营造项目,探索出一条“高校资源下沉、居民共创共享、空间美学再生”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自然馈赠巧手生花,传统技艺焕新传承。10位社区居民在川美学子的带领下化身“自然设计师”,她们将散落街角的蓝花楹种荚精心打磨、绘制、封蜡,再以彩色棉线编织流苏、串珠点缀,把寻常草木蜕变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雅致挂饰。“归栖”蚀刻首饰活动邀请居民化身社区探索者,用金属片蚀刻下情感印记。心愿墙活动则搭建起情感表达的公共纽带,孩子们绘下童真梦想,中高考学子书写奋斗期许,老人寄托阖家安康的祝福,一张张亲手装饰的心愿卡汇聚成社区情感地图。

  环保理念融入艺术,闲置资源重获新生。“衣旧情深·抱抱树”项目中,居民与儿童将回收旧衣剪裁重组,为社区树木“穿上”创意新装。“纸盒王国”教育戏剧工作坊中,亲子家庭通过角色扮演、集体创作,将废弃快递盒改造成抵抗“垃圾怪”的奇幻武器,在沉浸式戏剧体验中深化环保意识。在公共长廊,儿童用耐候玻璃膜绘制“四季长廊 童绘时光”,斑斓色彩化作永久性顶棚装饰。丝瓜装置共创活动则利用自然材质构建光影交织的疗愈性景观,其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既象征生物基因的脉络图谱,又隐喻社区邻里间紧密交织的情感拓扑结构。

  “墨染社区·字里行间”项目将诗词警句转化为可阅读的景观小品,以书法为媒介,打造“可阅读的步道”“可互动的墙面”。生活剧场主题展览在边角空间铺开,利用小区的“剩余空间”打造传递美好的生活剧场,呈现从过去到未来虎溪街道的变化。“迁徙与守望”城乡美育工作坊联合虎溪街道石牛岗社区与三之三幼儿园,以候鸟迁徙为观察对象,通过趣味手工与游戏互动的方式,将艺术作品与自然景观融合,营造兼具审美价值与生态教育意义的公共空间。

  此次四川美术学院与虎溪街道石牛岗社区的深度合作,是高校美育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师生团队通过高参与度的艺术形式,以艺术赋能空间改造与环境提升,探索“人文引领”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刘永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四川美术学院联袂虎溪街道石牛岗社区激活基层治理美育新生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1346

相关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创新培育“七彩社区”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利津街道:创新基层治理 打造活力社区
德城区广川街道:“社区微业” 惠民生 打造中心城区新就业形态
【基层治理现代化】艺术厅北街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增色百姓生活幸福图景
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公园城市社区商业点亮幸福美好生活
骑手变帮手 达州市通川区基层治理释放新活力
小社工撬动大治理:益阳市赫山区“社工+”绘就基层善治新画卷
人民路街道东正社区:党建引领“三化”服务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力”
打造智慧社区 赋能基层治理
两江新区:艺术疗愈+公益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