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居家生活的哲学解读》:结合历史与文化,解读传统与现代的居家智慧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居家生活哲学书籍#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并根据人生经验,重新进行解读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历时8年,经过20多次修改,最终整理成册。
张宗贵和他整理成册的书。
8年潜心研究,20多次修改重新诠释经典
7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张宗贵位于肥东县撮镇镇的家里,屋内墨香阵阵,架上放置着各种书籍字画。
张宗贵介绍,他1942年出生于肥东县,1978年经考试选拔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一直都在与书本为伴。而他初次接触《增广贤文》是在小学阶段,当时舅舅鼓励他阅读此书,增长见识。阅读后,他被书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句所打动,也被其中蕴含的传统智慧所吸引,终身受益。退休后,他也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所思所想,解读和传播这些前人智慧。
2016年,74岁的他认为时机已至,想依据自身的人生经验与感悟来诠释经典,遂开始对《增广贤文》进行梳理与研究。
张宗贵介绍,起初他采用手写的方式进行整理,在此期间,他还会多方听取意见,不断完善。一开始他没有编写层次分明的目录,后来发现内容总有重复,便模仿名家著作编写了目录。完成后,他拿给友人阅读,友人建议他按照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来分门别类编写目录。他听取了友人的建议,花费三个月时间,依照新的目录重新整理并修改了内容。2024年,历时8年,历过20多次的整理、校对,他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并整理成册。
张宗贵历时8年,修改20多次,完成了这项工作。
与时俱进,希望借文字传递正能量
张宗贵告诉记者,在梳理编写过程中,他剔除了一些与时代不相契合的内容,秉持“取其积极向上,弃其消极颓废”的原则。同时,除原文内容和他个人的感悟之外,他还在内容中补充了诸多格言警句以及历史典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打开此书,记者看到,书中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步伐,上至国家安全,下至孩童教育与人际关系,均有涉及。既有“好人坏人看人品,不看职位与富贫”“安徽桐城六尺巷,邻家你让我亦让”这样的为人处世哲理,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例如聚焦反电诈,书中警示:“'诈骗之徒设陷阱,专对贪婪粗心人。为人莫存侥幸心,天上不会掉馅饼。”
张宗贵对记者说,他在创作时的发心以及贯彻的精神就是“服务人民”,为弘扬爱国为民的精神,为社会移风易俗,尽微薄之力。他说,他想借文字传播正能量,用先人智慧指引人们走正道,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张宗贵表示,他自幼喜爱读书,读书给予了他许多机会和生活的乐趣,也改变了他的命运,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手不释卷,与时间赛跑,想用自己毕生所学,为社会多做贡献,“只要一息尚存,我手中的书不放,脚下的路不停。”张宗贵说。
学者点评:继承了传统,又与现代精神相关联
对此,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此书具有很好的内在逻辑性。比如,第一篇章说的是“天道”,这是逻辑起点。接下来就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最后一篇章指出人间正道。也并非只说大道理,而是使用一些朗朗上口的警句来体现。书中既有指导如何立人的警句,又有处理家长里短的智慧,容易阅读,容易理解。
“张老此举体现了他的使命感和治学精神,也是一种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态度。”王云飞表示,当下倡导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张老重新整理、解读《增广贤文》正好契合时代的旋律,对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既是《增广贤文》,又有新的内容。继承了传统,又与现代精神相关联。
大皖新闻记者 韩喻 实习生 何昱满
编辑 汪艳
网址: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2641
相关内容
解读丨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新时代智能体育与传统体育融合发展研究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变”与“不变”
杨鑫 解月光:智慧教学能力: 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能力向度
如何退休也需要人教?了解一下国外老龄化时代新职业:退休教练
《中国心法》发布会:传统智慧如何解答现代心理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广州增城:垃圾分类“新时尚”为增江街城乡融合带来“现代活力”
退休不褪色!这8个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生活亮起来,特别是第8个!
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活智慧——以泡菜制作器具再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