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18 12:19

《心理调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身体调理课程#

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以大一新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和心境两项中介变量如何对学生身心健康(身心困扰、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产生影响。在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各测量变量间的内在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丽芬;云南省大学生生活事件状况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彩娜;张曼;冯建新;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4期 3 李永鑫;周广亚;大学新生应激、倦怠和抑郁的关系:来自纵向研究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4 李永鑫;周广亚;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5 何莹;大学生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3期 6 李永鑫;周广亚;大学新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7 李永鑫;周广亚;应激、倦怠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伊凌;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MAOA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 2 印利红;生活事件、人格、BDNF基因多态性和大学生抑郁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 3 郭寒雪;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对方式和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D];新乡医学院;2019年 4 田璐;高职院校藏族大一新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于颜菲;农村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 6 刘双金;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TPH-2基因多态性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闵达珍;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谭艳艳;流浪儿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尊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及危机干预[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荻锶;工作环境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阳红;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压力事件、自我差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及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李晓东,聂尤彦,林崇德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3 俞国良;陈诗芳;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4期 4 温盛霖,韩自力,顾华英,叶明志,潘集阳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5 赵秋长,赵建国对情感智商的理论回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江光荣,靳岳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7 陈琦,吴志功,苗逢春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4期 8 包陶迅考试应付与相关因素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8年01期 9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10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林泉;危险的被动——高等院校大学生高压群体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9年04期 2 张红坡;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10期 3 李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对方式调查[J];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5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姚梅玲;王燕;农村儿童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6期 7 曾芳;江明辉;高职生手机成瘾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年06期 8 张瑜;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研究[J];才智;2013年19期 9 井世洁,乐国安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张莹莹;张东军;王丽娜;蒲明慧;罗艳艳;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宪增;马瑞敏;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人情感障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袁书;黄希庭;大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与抑郁:人生态度和应对方式的联合作用[A];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22年 4 潘登;吴文峰;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压力知觉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A];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22年 5 熊珂;冯正直;抑郁个体情绪性事件虚假记忆的行为学与ERP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22年 6 高叶淼;刘霞;刘金梦;压力与青少年抑郁、自伤:自我批评与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7 刘婷;张卫;压力性生活事件、抑郁症状对青少年睡眠问题的影响:情绪调节的保护作用[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8 安薪如;尹彬;今天的你还是昨天的你吗? 高低频生活事件的时间比较对自我连续性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9 陈丽华;林丹华;生活事件应激量与受虐待儿童的外化问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作用[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10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周丽华;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风险以及弹性恢复[D];中南大学;2014年 3 Hafiza Rabia Akram;医学生心理困扰与教师对幸福感的看法:揭示个性特征、职业倦怠和自我关怀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23年 4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陈健;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贺倩如;云南特有少数民族青少年自我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孙越异;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关系的拟合优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0 刘映海;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郝锐;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琦;高考生焦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群飞;L企业员工负面生活事件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24年 6 刘影映;高中生生活事件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南宁师范大学;2021年 7 俞天翼;高考复读生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梦遥;认知情绪调节团体辅导对住校高中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干预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9 王一冕;高中生压力性生活事件、自我损耗与学习倦怠: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广州大学;2019年 10 田慧;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海英;疫情期间美国人饱受心理困扰[N];科技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周凯 实习生 张琦;不要让贫困生感到资助是施舍[N];中国青年报;2008年 3 战玉冰;创业之外的线索与心境[N];文艺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王忠陆 李丹 朱琳 张继驰;用环境改变心境[N];营口日报;2022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这部不浮夸的喜剧,照见真实少年心境[N];文汇报;2019年 6 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李文送;好教学成就三种“心境”[N];中国教师报;2019年 7 时报记者 许卉 张玮;个别不文明行为煞了风景扰了心境[N];滨海时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王润;直指行业繁荣下的浮躁心境[N];北京日报;2025年 9 YMG记者 刘洁;有一种心境叫放下手机[N];烟台日报;2016年 10 记者 罗婷;做心境高远意气风发实干为先的干部[N];巴中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 知网卡 在线购卡 更多>> 免费送卡上门 银行汇款购卡 400-819-9993 010-62982499 010-62783978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阅读器下载 充值中心 知网卡 新手指南

网址: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6001

相关内容

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实践及其对身心的影响
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与应对.pptx
寝室环境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doc
学校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社会心理学论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