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合作 构建家园共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18 14:53

冒险游戏的多人模式增加了社交互动和合作的元素。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冒险游戏#

摘要:家园合作空间的开辟,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也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教师的全力投入和积极探索,以确保家园共育新模式的顺利推进,满足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0-

一、资源重组,构建家园共育新机制

家长是家园共育模式应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家长群体更为复杂,其身份、学识、专长等呈现多元化状态。教师对这些家长资源做出合理整合,让不同群体家长与幼儿一起互动,能够给幼儿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开拓幼儿学习视野。家长的积极参与对构建家园共育新模式有积极作用。

家长主动参与家园共育机制,不仅能给幼儿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引导,还能为家园共育机制开辟新思路、新途径,推出新教育、新活动。例如,幼儿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充满好奇,在城厢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站工作的家长的支持下,班级开展了“我是环保小达人”主题活动,班级家长和小朋友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我先行,亲子共筑绿色梦”的亲子体验活动。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承担解说任务,对幼儿垃圾分类进行具体指导,要求幼儿从我做起,学会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在实践环节,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与幼儿展开深入交流,亲子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幼儿园应鼓励有专长的家长主动参与幼儿教育,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传授,使活动组织更专业化,操作程序更规范化,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课程建设中,幼儿园可以依托优厚的家长资源,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班级活动中,通过来自不同行业家长的现身说法及互动体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社会生活、体验社会职业、萌发社会情感、丰富社会经验。这样的亲子体验能让家长在活动中获得孩子成长的感性经验,加深对孩子能力发展的认识,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使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社团共建,引领家园共育新趋势

通过亲子小社团的组建给予幼儿更多参观、体验的机会,这是全新的教育探索和尝试。所谓亲子小社团,就是以幼儿园为引领,以幼儿为主体,以家长为主导资源的小型团队组织,让幼儿进入小团队学习活动情境中,展开有创意的学习和活动,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崭新的思想认知。家长在小社团组建和运行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师的专业指导,从幼儿兴趣出发策划活动内容,展开多重协商,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促进家园共育。

亲子小社团的筹备组建打破了以往“教师组织,家长参与”的旧形式,集结家长的力量和资源来定位亲子社团的内容。幼儿园应先了解现阶段幼儿的兴趣点,对家长能提供的资源进行初步的调查和汇总,再向家长征集可行的建议,最终成立班级的社团——亲子探秘社团、亲子职业体验社团、手作社团、运动社团、“食”光小社团、“悦”读社团、亲自然社团等,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自愿报名。如探秘社团,教师在新成立的“探秘群”里和家长一起讨论活动的意向,内容既要贴近班级幼儿的兴趣、利用可行的资源,又要体现“探秘”特征和意义,并拟定探秘主题。然后,教师应围绕主题来组建探秘小分队,收集幼儿对主题探究中感兴趣的或困惑的问题,形成思维导图,请家长帮忙和孩子一起搜寻答案,或是补充新的知识点,并进行各小组展示与分享。这些积极的回应和有力的支持,能为后续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之后,家长协助收集生态性、低结构材料,帮助幼儿进行表达展示,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

亲子小社团活动能拉近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家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在交流互动中,部分家长会转变观念,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梳理家园共育策略,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趣味游玩中不断探索世界。例如,在建国70周年之际,为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亲子小社团推出“祖国妈妈,我爱您”的主题教育活动,并深入实地开展体验活动。大三班的小朋友和教师、家长来到后黄村,实地参观邮票纪念展,通过亲身体验、实地观察,以及聆听讲解员对国旗、国徽、国歌等纪念邮票的介绍,引起心灵触动。又如,亲子体验类游戏“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合力将一根根麻绳拧成一股绳。再如,劳动体验性游戏,幼儿将沙子当成种子,在土地上进行“播种”。在社团氛围中,幼儿轻松融入、积极参与、自主体验,活动场面自然而和谐。

亲子社团活动形式极为丰富,家长和教师在共同设计亲子活动时,需要有创新设计的意识,筛选亲子活动内容,推出最为恰当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更多互动交流,满足幼儿活动体验需求。亲子活动不是单纯的游戏和运动,需要有心灵的对话,让幼儿和家长展开深度互动,形成情感交互,这样才能达成亲子互动的目标。亲子互动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持,幼儿园方面要给予更多携助,调动更多力量参与活动。幼儿园要加强家园互动交流分享,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家长自主策划、组织开展以阅读、探险等为主题的多形式的亲子社团活动。此外,一部分家长还推荐了“妈妈故事会”“妈妈手作坊”“爸爸踏青行”“爸爸球联赛”等活动内容,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亲子运动营”“节日庆典荟”等亲子活动。如小四班的小朋友在家长提议下开展了“亲子帮帮团”活动,来到绶溪公园远足,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户外运动的快乐。小朋友和家长们积极进行踩点、制作横幅,并准备活动需要的道具。家长在家园共育模式的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团组织发起的参观活动,能将幼儿带到特定的环境中,让其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农村生活,体验农民劳动,增强实践体验。幼儿在社团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是鲜活的。

三、  结语

在家园共育新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要追求一个“新”字,教育资源重新组合、社团组织创新成立、亲子互动全新推演、云端互动全新亮相,这些都能够体现出焕然一新的教育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家园共育模式创新构建提供了崭新的渠道,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展开设计和组织,能够快速拉近家园距离,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家园共育新模式实践中,从而能够在多元互动交流中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刘腾韵.家园合作共建幼儿阅读环境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115-116.

[2] 李明君,宋敏.家园共建课程,让幼儿在亲子社会体验中幸福长大[J].山西教育(幼教),2019(07):46-49.

[3] 赵慧玲.“家园共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25):154-155.

网址:多元互动合作 构建家园共育新模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6352

相关内容

携手合作 家园共育 ——浅谈家园合作的研究策略
浅析互动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家园共育】家园有效互动的五种类型
构建“互联网+”高校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巧用“云”模式 助力家园共育 浙江教育报
从“走进来”到“长出来”:馆园共建持续性美育浸润新模式
【教育随笔】何小英(?窑店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模式推进策略探讨
幼儿园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中的沟通与合作策略研究
打造互动交流的社区,构建社区新家园
构建家校沟通机制 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