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幸福的模样→家有净气、和气、书香气

发布时间:2025-07-19 07:08

《孩子的幸福密码:家庭教育全书》——全方位解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亲子教育小常识# #家庭教育图书推荐#

家有净气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房间干净与否,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

《朱子家训》开篇有言:清晨起来,要洒扫庭院,扫去昨日之尘,保持整洁的家居环境。

清代文学家刘蓉也曾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清代戏曲创作家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花了很多笔墨,写洒扫的技巧:然勤扫不如勤洒,人则知之;多洒不如轻扫,人则未知之也。

李渔不仅将它付诸笔墨,还亲自动手。他不仅每日要打扫家里,就连办公书桌,他也会收拾得整整齐齐。在他那里,“一物不齐整,即如目中之刺,必先去之而后已。”

在李渔的影响下,他们一家的生活也是精致而有情调。

《夷坚志》里写:“高堂素璧,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一个家打扫得越亮堂,越整洁,居住起来就越舒适,对生活的热情也就越高。

家有净气,好运自来。即便日子偶有坎坷,生活也能过得有声有色。

家有和气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看过一则故事。

有一位老农,他种植的玉米年年都能获得当地的“最佳农作物”奖。

记者采访时问他,有什么种植秘诀?老农笑着回答:“把最好的种子,送给你的邻居。当周围的种子都是优质品种,授粉时,你的玉米才能长得又大又好。”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种作物如此,经营家庭亦然。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遇事多顾全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

收藏家马未都曾在一个乡下老人家里看到一件难得的古物,热爱收藏的他,便以可观的价格,从老人那里买了下来。

回到北京后,马未都又细细查验,发现这件古物的价值,远超自己之前所给的,于是他又立刻差人给老人送去了补偿金。

这事传开以后,马未都在收藏界有口皆碑,大家有好的藏品,也会第一时间选择与他合作。

爱因斯坦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持有利他心的人,眼里装着他人,心中藏着大爱。

凡事顾全别人,也是在成全自己。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真正有远见的家庭,都懂得:以读书,作为起家之本;以利邻,作为兴家之本。

如此经营起来的家庭,既经得起鸡毛蒜皮的消磨,更扛得住大风大浪的侵袭。

家有书香气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苏轼在《三槐堂铭》里写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一个家庭能够兴旺,靠的不是钱财的多少,而是家里的书香气。

钱家后人钱钟书受家族的影响,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

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的女儿钱瑗,也因为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后来钱瑗长大后,成为北师大英语系教授,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在专业领域也颇有造诣。

作家林清玄说,一个闻得到书香,听得到平静的家庭,能够唤醒人内心的种子;反之,这粒种子会在喧嚣中独自腐烂。

读书兴家,有书香的家庭,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

正所谓,诗书传家,继世绵长。每一本读过的书,都藏着一个家庭未来的模样。

原标题:《【家庭教育】幸福的模样→家有净气、和气、书香气》

阅读原文

网址:【家庭教育】幸福的模样→家有净气、和气、书香气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8120

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丨幸福的模样→家有净气、和气、书香气
一个家最幸福的模样:净气、烟火气与书香气的完美交融
打造幸福家庭的三大秘诀:净气、和气、朝气
人间烟火气/生活感悟/幸福家庭的模样
家庭最佳氛围:烟火气与书香气并存在——顶端新闻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一半烟火气,一半书香气
越爱家庭干净的人,越有运气富气和财气
烟火气与书香气并存:打造和谐家庭氛围——顶端新闻
【大丰新教育】幸福路小学:营造书香家庭 绽放阅读之花
腊月二十四,记得扫房子,“人净有运气,家净有福气”,切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