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家政治思想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理念#
生活与哲学,适合文科班的同学使用,按考点归纳,较全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 哲学的含义(A) 智慧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哲学源于人们对事件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注意:哲学≠科学(非常重要)
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不是总和)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①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哲学≠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4. 哲学的基本问题(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解释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网址: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78287
相关内容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教材生活化研究.pdf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45页)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框架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综合测试.docx
高二思想政治《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4.ppt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生活处处有哲学》ppt课件20.pdf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框架?
人教版政治哲学与生活电子书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