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师生暑期“三下乡”实践走进长寿

发布时间:2025-07-20 17:29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建筑模型的三维可视化。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虚拟现实#

7月10日至15日,我校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师生赴重庆市长寿区,以“循迹工业·艺塑社区——长寿工业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工业记忆与艺术创新的碰撞中,为工业文化传承创新与社区改造更新注入青春力量与艺术动能。

探寻工业印记,汲取创作灵感

师生们走进长寿博物馆,在老物件与文字记载中梳理工业发展脉络。在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感受企业52年的蜕变历程与国产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突破以及“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重庆鑫富化工有限公司的绿色实践,则成为观察工业与环保共生的鲜活样本,成员们围绕淘汰设备的艺术改造展开热议,为承载工业记忆的“退役”设备寻找新生路径,为后续创作积累灵感。

触摸老城肌理,感知新旧交融

“爬三道拐通身汗,下三道拐脚打颤”,这句俗语道尽三倒拐片区的独特韵味。成员们踏上层层石阶,看瓦屋错落间高楼渐起,望远山连绵处白云悠然,老重庆的烟火气与现代化的都市感在此交融。通过与居民深入交流,团队既体会到生活的温度,也明晰了推动老街区在未来发展中“留住韵味、融入时代”的方向。

践行艺术赋能,助力社区更新

团队走进社区开展“言笑晏晏,点点行动”系列活动,结合“五感”原理,引导儿童走出网络空间,将工业元素与生活场景转化为绘画素材,在作品中实现将废铁、管道等工业符号与彩虹、动物等童趣元素的有机融合。基于儿童创意,团队提炼设计方案,通过“投票评选”吸纳儿童意见,鼓励孩子参与彩色瓷砖拼贴,共同完成地面艺术创作。让这条“彩虹学径”既藏着社区的历史记忆,又承担着连系孩子们与社区的情感纽带。

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一方面发挥了我校师生专业优势,和当地儿童一起用艺术激活工业文化、助力社区更新;另一方面反哺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让实践真正成为育人的生动课堂。

(图:张鼎欣)


责编:闫培培

网址:青春“三下乡”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师生暑期“三下乡”实践走进长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2013

相关内容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旧物焕新展活力,环保低碳筑家园——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子走进长淮卫镇东风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青春三下乡】家电下乡惠民生,农村生活展新貌——物电学院暑期调研团走进新东村
贵阳幼高专艺术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与艺术实践: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三个样本
国际教育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理论宣讲,知识普及”
铜陵学院【三下乡】外国语学院:支教“五育”筑新梦 彩绘乡村展新颜
2024年成都市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分享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青春筑梦实践,用“莘”点亮乡村
青春志愿,社区焕彩——“信”系未来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三下乡】童心协力 “圾”时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星火筑梦团”开展“三下乡筑梦课堂”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