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满汉人一天吃三顿
生活笑话8: 朋友说他减肥成功了,现在每天吃一个汉堡,一个可乐,一个薯条,我:你这是减肥成功了吗?他:我戒掉了每天吃三顿。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笑话集锦#
网上流传已久的一个段子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内容涉及到清朝康熙皇帝对汉人的饮食习惯的一番批评。他告诫汉人:“尔汉人,三餐不辍,夜间又饮酒消遣。我每日仅吃两顿,当年我出征边疆时,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而如今,我的十四阿哥在外出征也同样如此。那么,若你们汉人能够稍微节约,仿佛能将一日的饮食量变成两天的需求,为什么却不那么做呢?”
起初,我对此段子半信半疑,经过深入查证,发现这句话确实有其出处,见于《清稗类钞》。康熙向汉臣张鹏翮诉苦:“小民们偏爱吃小米,还常常毫无节制。”说罢,便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上述看法。
张鹏翮无奈之下只能解释:“小民们不懂得积蓄,一年的收成总是随意耗尽,这都是习惯使然。”这句话其实并不算准确。众所周知,中国人向来以节俭著称,怎么可能将整整一年的收获都吃得一干二净、毫无保留呢?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古代中国虽然要求节俭,但一日三餐的生活并没有妨碍百姓的正常储蓄。
曾经的明代落魄文人唐伯虎在其《叹世》一诗中提到:“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他是在劝诫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这说明三餐已是生活的基本标准,满足了这一标准,便无须奢求更多。那么,为何在清朝时期反而让康熙深感不满,并视其为陋习呢?
或许是受到康熙提倡的影响,清代确实有不少人习惯于两餐饮食,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清末的记载中提到:“我国人在饮食次数方面,南方通常是三餐,而北方则多为两餐。”
清代北方习惯于两餐,南方则依然坚持着三餐的饮食方式。书中提到,乾隆皇帝在下江南后,回宫时向身边的人说:“江南的生活太过奢侈,他们一天竟要吃五顿,甚至其他饮食也可想而知。”(高宗南巡,回宫后曾对侍臣表示:“吴地风俗奢华,竟然一天要五次用餐,其余可想而知。”)书中稍作解释,当时苏州和常州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奢侈,通常早餐吃粥,晚餐喝泡饭,尤其午餐则是最为讲究的一顿。
康熙等人认为饮食应当少一些,这或许对身体确实有益。康熙还向张鹏翮传授了一些养生之道:“七十岁以上的人,不能吃盐和酱的腌制品,晚上不宜吃饭,到了晚上就应该休息,灯下也不可读书,这些做法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七十岁的人应当避免盐和酱的摄入(以免血压升高),并应当省去晚餐(因为消化功能减退),这些说法似乎也是有其道理的。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礼记》中却提到:“六十非肉不饱。”说明到了某个年纪,不吃肉对身体不好。因此,不仅要保证吃得饱,还要讲究吃得好,这与康熙皇帝倡导的养生理念显然是存在冲突的,实在令人费解。
网址:康熙不满汉人一天吃三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2460
相关内容
一天三顿饭,少吃哪顿最伤身?康熙为节约开支午餐只吃窝窝头,7天后大臣拿来账单,康熙沉默了
一天三顿饭,少吃哪顿最伤身?专家解析健康饮食与寿命关联
一顿健康早餐该怎么吃?三大类营养缺一不可
白天不吃饭晚上吃一顿会胖吗
郭富城一天只吃一顿饭,如何维持健康?
节俭又养生,康熙也节食
较真|“一日三餐”是坑人的饮食方式吗?每天究竟该吃几顿?
健康人一日三餐吃点
一天中最重要&最减肥的一顿饭,很多人没吃,或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