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方法及家庭指导 科普小程序
教育科普:儿童营养饮食指导手册 #生活常识# #教育资讯#
早教的方法及家庭亲子关系指导
早期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也需要因人而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家庭中容易操作而且方便掌握的几种早教方法,希望宝爸宝妈们简单掌握并且学会,使宝宝从中受益。
观察法是早教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感知觉器官对周围事物特性进行反复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间的相同与不同,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直接获取经验,从而对事物的形成有了整体的认知。
它的好处是激发宝宝的求知欲,培养其条理性、敏锐性、思维性、认知力和理解力。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们应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开始,来引导和启发宝宝的兴趣。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做好观察前的相应准备,家长要先了解事物的相关知识和准备出相应的问题,并在日后不断强化所观察的事物,巩固所学到的知识,锻炼宝宝的记忆力和思考力。
举个小例子:
拿西红柿来说: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性状、味道、用途、分类等方面分析和观察,可以让宝宝知道红色、圆形、大的、软的、甜的、吃的、属于蔬菜等相关常识。这样的综合比较、归类、概括,可以促进宝宝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抛砖引玉,爸爸妈妈可以举一反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宜自己宝宝的观察项目和游戏。
游戏是宝宝们认知事物的主要形式,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喜欢模仿的天性,开展模仿性游戏、启智游戏、互动性游戏等,调动宝宝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游戏锻炼和发展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宝宝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懂得游戏的规矩与规则,达到自我控制能力和注意力的提升。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在制定游戏时须注意:一定要符合宝宝的年龄和心理发育特点,且活动场地和教具要安全,内容积极向上、有趣、互动性强、游戏时间要充足、形式多样化、以引导和启发为主。
举个小例子:
当设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的游戏时,可选择形状相同、大小差别显著的物体来区别,以后逐渐把大小的差别缩小。形状的识别从简单开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逐渐过渡到复杂不规则图形,颜色从基本色红黄蓝绿开始。手工制作、角色扮演、讲故事、听音乐、找不同等都是培养想象和创造力的好游戏。一个好的游戏内容和形式最好是全面的包括发展手眼协调、运动、语言和社交认知能力。爸爸妈妈们为了自己宝宝的未来加油吧!
示范法比较形象直观,通过宝宝形象的模仿和表演,提高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示范时配合形体和语言,通过形象的表演和操作,可以提高和加深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宝宝的语言发展。在游戏中使用的语言最好是普通话和规范用语,句子要短,发音要清楚,不要使用方言。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示范动作要规范,形象生动,方法正确,便于记忆和理解。
举个小例子:
为了让宝宝认识五官,爸爸妈妈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宝宝的鼻子在哪里?让宝宝找到自己的鼻子,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拿着宝宝的小手放到他的鼻子上。经过反复训练后宝宝可以对自己身体器官有了认识。还可以通过指认生活中的物品、身体器官、家庭成员等,加强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同时配合使用表情和动作,宝宝会逐步认识物品-指认物品-说单个字-说3~5个字的句子-说儿歌等较长的句子,还可以学会使用理解和表达一些有关动作的单词如站、走、跑、跳、蹦等,爸爸妈妈看到宝宝的进步会很欣慰和成就感爆棚。
4提问式交流法
提问是一种启发教育,在不断提问和交流的过程中,调动宝宝的思维积极性。不要对宝宝提出的“为什么?”置之不理,要通过解答宝宝的的“为什么?”来拓展宝宝的知识面,引导宝宝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提问时要目的明确、具体、有启发性、由浅入深、便于理解、难度系数不能超出宝宝的实际年龄。
在与宝宝互动过程中,需要重视宝宝的语言发展,把增加词汇量和提高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作为重点,多引导宝宝去说、去问。爸爸妈妈也要不断武装自己,才能应对宝宝的各种问题,千万不要说“不知道”或不去理睬呦!
主动学习
宝宝掌握一项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且通过宝宝的自主学习,来不断强化,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正确的行为,激发宝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其错误的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排除外界的干扰,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的训练计划要合理,宝宝有较好的依从性,容易坚持下来,训练后的内容要定期强化,爸爸妈妈要在身边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鼓励引导,随时纠偏。
鼓励宝宝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形式可以多样化,爸爸妈妈引导为主,让宝宝大胆尝试,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杜绝包办代替。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可以懒一点,能让宝宝动手的一定不要去帮忙啊!
6个体化训练
针对发育迟缓的宝宝,爸爸妈妈需要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及时去专业机构训练,回到家中复习。
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原则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家庭指导建议:
爸爸妈妈要带宝宝去专科医院进行测评和评估,了解宝宝的实际发育水平,再根据宝宝目前情况制订出干预方案和训练措施,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或专业人员实施训练计划。爸爸妈妈在家中也要按照训练要求,不间断的复习,遵医行为越好,宝宝康复训练的效果越好。一般经过3~6个月的康复训后需要再次进行评估,了解和观察疗效,发现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爸爸妈妈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决定着宝宝日后的发展,切记!切记!!
作者:君子兰
编辑:抹茶荷子
网址: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方法及家庭指导 科普小程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4018
相关内容
全方位指南:早教育婴指导师、早期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育儿指导(普及版)
育儿先育己,洛江以家庭教育为重心推进儿童早期发展
把儿童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岁早期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报告(13页)
2021年零到三岁早期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报告.doc
【早期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
儿童早期教育10个方法
区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免费普及育儿知识
儿童心理健康纳入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