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教育连接生活
创新教育平台如VIPKID等连接了国内外教育资源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创新与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开始关注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结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有限活动区域,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在实践中。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各项技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幼儿园:区域
前言:幼儿园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条件。幼儿园的活动区域是有限的,但我们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搭建起无限的教育空间。发挥幼儿园活动区域的作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幼儿的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各项技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思维创造性。
一、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陶知行教育理念是一种崇尚自然、回归本性的教学思想,将其渗透于幼儿园区域实现活动,可以培育幼儿自然思想,在开放式育人活动中提高自主能力和思维素养。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存在忽视幼儿本性,过于强调幼儿教师引导的教学现象。陶之行理念的落实需要给幼儿营造良好自主空间和成长平台,切莫过度扼杀幼儿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但因对陶知行教育理念的认知偏差,幼儿教师未能充分把握陶知行育人理念精髓,相对注重对幼儿的思想渗透,而没有切实营造生活化、实践化区域活动环境,导致幼儿园启蒙教育质量相对降低,难以发挥出预期中的育人作用,继而影响综合教育品质。
另一方面,学前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认知。所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从生活的角度去学习,从生活的角度去解读这个世界,去认识事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没有关注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上,教师更加关注孩子的模仿,没有让孩子从思想方面去感受,去理解。孩子很多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模仿包括写字,画画等等方面。根本没有去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样的教育理念不符合现代的教育观念。
二、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对于幼儿教育非常地关键。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亲身感受到风趣幽默的活动,在活动中寻求知识,感受知识,探寻知识的奥秘。充分发挥孩子的好奇心,感知欲。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技能,体验生活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观察孩子的动态和一举一动,掌握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根据对每个孩子的了解给予正确的指导,发挥幼儿的特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游戏中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万物的好奇。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学习,降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将陶行知教育理念有效运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幼儿的感知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处在认知的阶段。他们对各种事物和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感。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不要过于死板的教学,这样根本没有让孩子产生兴趣,对于学习没有任何帮助。教学活动区域就需要联系实际的生活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事物和游戏,材料也要是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
例如:在活动区域中,教师可以布置衣帽间,在衣帽间里布置几种类型的衣服,让幼儿学习大人的样子去模仿大人是怎么穿衣服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或者是让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充当爸爸或者是妈妈,在游戏中让孩子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让孩子学着去做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做什么,可以布置一些厨房用品,让孩子来体验。让孩子真真切切体会的爸爸妈妈的感受。这样,孩子以后会在生活中会多听爸爸妈妈的话,更多地为爸爸妈妈考虑,还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除了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还要符合教学目标。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感觉。环境的创设不要只是美观,要更加符合孩子学习。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1]。
例如:在实际的活动区域创设中,教师尽量设计成开放式的环境,便于教师可以兼顾的每个孩子。环境的布置一定要有家的感觉,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家庭中游戏或是玩。活动区域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布置成,手动区,科学区,美术区,阅读区,游戏区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可以在每个区域把孩子的作品挂到墙上,对幼儿进行奖励,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出来或者画出来。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其他孩子来听,发掘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2]。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形成,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兴趣,自由发挥。
(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每名孩子在性格,认知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性。每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的性格和能力上都不是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材料,为幼儿创造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不能太单一,要适应不同孩子的特点。好的教学效果都是在实践中获得中。幼儿阶段的孩子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鼓励他们加入到活动中,要大胆地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不要怕犯错,要增强孩子的信心。在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对于动手能力欠缺的孩子,教师要鼓励孩子参加手工制作,科学小实验等很多,教师与孩子配合来完成。针对孩子的优点教师要多鼓励,如果感觉到孩子在制作中遇到困难了,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自己纠正错误的地方。当他自己真正地做好一样东西时,他真的会在其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和信心[3]。克服自己这方面的心理,会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会让孩子能力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结语: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幼儿园活动区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教师要充分运用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合理设计活动区域。让孩子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孩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洁.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创意化建设探究[J].读写算,2022(01):58-60.
[2]顾晓梅.生活教育理念下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应用[J].幸福家庭,2021(21):99-100.
[3]赵心璐.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生活化运用[J].幸福家庭,2021(09):51-52.
网址:生活即教育,教育连接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4736
相关内容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肓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理论辨析
重要的教育发生在教室之外,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启示
生活即教育 学习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