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持续探索家庭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22 08:38

家庭垃圾减量处理,比如厨余堆肥或湿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节能减排法规#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思明区持续探索家庭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

厦门晚报讯(记者 沈淑婷 通讯员 陈华英)近年来,思明区持续探索家庭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多样,呈遍地开花之势。厨余垃圾如何从“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让我们走进三个特色项目一探究竟。

莲前街道莲云社区居委会旁,有一块近700平方米的“生态云农场”,并设置有酵素宣传角,一场场生动的环保实践课就在这里上演,居民们用厨余垃圾制作的酵素肥料喷洒蔬菜,实现了“从餐桌到田间”的绿色循环。农场每月举办劳动日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宣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理念,多个绿色环保家庭在这里诞生。

风景如画的东坪山上,西林社区东山社和东坪山社的居民正进行一项尝试:把厨余垃圾埋进菜地里,自然发酵后化为有机肥。现场听不到机械的轰鸣,闻不到腐坏的气味,整个过程也不排放任何废气废水,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末端处置压力及农业生产和垃圾清运成本。7个垃圾投放点14桶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置,变“废”为“肥”,实现村居生活垃圾清运“零成本”,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筼筜街道,环保酵素制作早已成为“时尚”。在湖光、岳阳等社区定期举办的交流分享会上,居民带来了各色果蔬皮,并按比例添加水和红糖,置于塑料容器内,经过数月自然发酵,可制成环保酵素,作为天然洗涤剂或洗洁精使用。这一过程既减少了厨余垃圾,丰富了亲子环保活动的趣味,也让居民生活多了一抹自然的绿色气息。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思明区从源头破题,尝试以资源循环利用取代传统垃圾清运,既是对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接下来,思明区将进一步创新方法,让绿色成为靓丽思明底色。

网址:厦门思明区持续探索家庭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模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5950

相关内容

大兴区清源街道:社区探索厨余垃圾堆肥模式 实现垃圾变花肥
深度 | 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置技术、探索与实践
农村厨余垃圾难分类?厦门变废为宝有高招
厦门今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发布 改造提升投放点将持续推进
昆明市东川区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东川区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厨余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看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处理厨余垃圾新模式
“碳票”变“钞票”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碳交易落地厦门
昆明东川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探索“绿色密码” 济宁厨余垃圾就地变“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