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李子柒的5大宝藏非遗博主,根本不敢催更!

发布时间:2025-07-22 21:15

美食分享平台推荐:美食博主如李子柒,展示田园生活中的地道美食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品质生活点滴# #美食分享平台#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有人愿意摒弃喧嚣,投入数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去精心制作一件传统手工艺品?

答案,是肯定的。

在抖音上,还真有5个宝藏博主,愿意在时间的洗礼中,精雕细琢出一件件惊为天人的“艺术品”。

“这个消失了30多年的盒子(灯),我们终于把它做出来了。”前段时间,抖音博主南翔不爱吃饭制作的盒子灯惊艳众人。

“盒子灯”有数百年历史,其玄妙之处在于盒子里面折叠着数层款式不一的灯。

将灯悬挂于高处,随着火药的燃烧,便会从最底层开始,展开、脱落、紧接着上一层继续燃烧、脱落......不断循环直至顶部的火焰跳动。

更为神奇的是,火药点燃时不仅能描绘出灯的外部轮廓,连灯的内部也被点亮,仿佛火树银花、流光溢彩。

制作这样一盏复杂的盒子灯,对于任何工匠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即使是一群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专业师傅,也需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南翔的盒子灯视频一经上线就迅速收获了206万的点赞。

不仅如此,南翔还钻研了各种古籍古书,成功制作出了曾经一度面临失传的非遗羽毛风筝、复原红楼梦中宝玉的雀金裘,以及古人婚嫁中的龙凤花烛等珍贵艺术品。

与南翔一道,被誉为“最不敢催更”的抖音博主们还有朱铁雄、江寻千(九月)、彭南科、山白等。他们的视频内容产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呈现都质量上乘。而非遗主题,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与抖音上流行的快节奏短视频不同,这些非遗内容通常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展现非遗作品背后的时间跨度和文化内涵。

由于内容制作门槛高、周期长,一旦完成,就会收获数量可观的赞评,迅速涨粉。

“不敢催更”背后,既是粉丝们对这些“必出精品”的非遗博主们的信任,也是对非遗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

抖音上的非遗天花板博主

三年前,朱铁雄观察到国风、国潮逐渐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这位从小受到妈祖文化和莆仙戏熏陶的90后,便萌生了想要做国风短视频创作者的想法。

从孙悟空到哪吒,从二郎神到“常山赵子龙”,他在视频里采用特效变装的形式,还加入了京剧、舞狮、皮影等传统文化元素,几秒钟的变装视频背后藏着大量细节,打磨一个镜头的特效点、做一件道具都会花20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只为呈现国风人物的中国式热血和浪漫。

另一位来自湖南湘西的博主山白,则通过复刻湘西传统“马儿板凳”、千年前的古老口红“朱砂口脂”、八宝印泥等传统物件,俘获了无数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爱好者的心。

他的一条5分58秒的制墨视频,获得了1076.7万点赞、55.5万条评论,但这条视频背后,从割漆到打墨、压墨、晾晒,整个制墨过程历时500天。

同类型的视频博主还有彭南科,2022年6月18日,以古法酿制菜籽油为起点,“彭南科”相继在抖音发布古代农具系列、笔墨纸砚系列、古代化妆品系列视频。

精致的非遗乡村内容是彭南科创作的主打方向,手工制作蓑衣和阿胶的两条短视频,让他获得了千万播放量。

江寻千(九月)在视频中先后成功复刻出滚灯、胭脂、皮影等颇具传统意蕴的物件。她还曾走访各地拜师学艺,习得打铁花、制作苗族银饰、演皮影戏等多项传统技艺。

对这些博主的粉丝来说,想要看到高质量的非遗创作,自然也就“不敢”催更。

对于曾经的非遗从业者而言,传承技艺是一件苦差事。耗时长,产业没落,变现难等问题成为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道鸿沟。

然而,如今非遗文化正经历着从技艺本体到社会文化潮流的跨越。这股文化潮流不仅唤醒了公众的关注度,更激活了中式审美、东方美学的趣味,同时也为区域产业和无数人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非遗博主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借助视频这一媒介,致力于寻找和守护那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和非遗文化,让更多非遗传承人和他们的工匠精神得以展现。同时,他们也在非遗的保护上不断探寻新的可能性,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据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非遗文化的传承正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过去一年里有116位30岁以下的认证非遗传承人和超过1000位00后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这些非遗博主们凭借自己的巧手和热情,学习并传承了一个又一个几近失传的非遗技艺。他们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了多位非遗传人的工匠精神,构建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这座桥梁不仅将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推向了更大的舞台,更让非遗文化的魅力传递到了更多人的手中。

据《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这些非遗文化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获得了数百万、数千万的播放量,将非遗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多的人群。

短视频的精致包装有效缩短了知识内容与用户之间的时空距离,显著降低了知识的传播和获取成本,成功推动短视频内容从“娱乐化”向“知识化”的深刻生态转型。

这种转型为非遗传承领域注入了更多新鲜力量,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更为其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网址:比肩李子柒的5大宝藏非遗博主,根本不敢催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7208

相关内容

李子柒回归,还有哪些非遗文化博主值得关注?
5种非遗技艺轻松入门:跟着李子柒学传统文化
抖音十大美食博主,李子柒第二第一外号大胃王
对李子柒回归的“热”思考
李子柒的“乡村美学”
人民日报:李子柒谈传统文化
李子柒归来即顶流的密码
李子柒归来爆火,意味着什么?
李子柒根本不是仙女!看到助理晒出她的生活照,大妈打扮一言难尽
李子柒:从农村小妹到千万网红,揭秘李子柒爆红之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