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丨設施網路完善、裝備技術領先、便捷服務升級——“十四五”交通強國建設交出亮眼答卷
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让出行更便捷。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便利设施#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的新成效和新進展。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和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基本貫通
“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549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76萬公里”“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發佈會上,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説,我國交通運輸設施網路更加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和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並答記者問。這是劉偉在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劉偉表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已經建成全國領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路;西部地區交通“留白”加快填補,東北地區交通網路整體效能持續提升,中部地區大通道大樞紐加快建設,東部地區交通承載力不斷增強;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明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支撐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劉偉説。
“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行業以統籌融合為導向,加快構建以鐵路為主幹,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
“大通道”加快貫通。我國加快推進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邊、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骨幹通道建設,“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已經基本貫通,連接了全國超過80%的縣級行政區,服務全國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總量。
“大網路”基本形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已建成投産81.5%,高鐵營業里程達4.8萬公里;33條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高速公路里程達19.1萬公里;“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已經達標70.4%,港口規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務覆蓋全國92.6%的地級行政單元、91.2%的人口;郵政行業設立營業網點50多萬處。
“大樞紐”加快建設。由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樞紐城市和樞紐港站“三位一體”構成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持續完善;80%的新建客運樞紐平均換乘距離不超過200米;37個城市開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樞紐貨物換裝次數縮短至1至2次,多式聯運1小時換裝率超過85%。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力貫通綜合運輸大通道,推動存量交通基礎設施更新提質增效,更好服務保障國民經濟迴圈和人民群眾便捷出行。”劉偉説。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和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並答記者問。這是記者在發佈會上提問。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技術不斷突破 裝備不斷更新
北京亦莊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正在道路上平穩完成變道、超車、避障等動作。為這輛汽車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蘿蔔快跑”平臺,已在全球15個城市落地,全無人自動駕駛車隊已駛入北京、深圳、武漢、重慶等多個城市。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自動駕駛、智慧航運、智慧物流蓬勃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加快推廣應用。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表示,“無人”技術在倉儲、運輸和派送環節大顯身手,通過自動化和智慧化,提高了快遞服務的效率和服務水準,實現了快遞最高日攬收量7.29億件。“深度對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國家物流樞紐,積極構建‘樞紐+通道+網路’的現代物流運作體系,國內快遞服務時效性、服務品質、性價比都處於世界領先水準。”趙衝久説。
聚焦新技術應用、新裝備研發、新業態發展,開展系列創新場景應用和核心技術攻堅。“比如,通過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試點,推動20個區域、超過6萬公里通道改造升級,通行效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效率分別提升20%、30%左右。”劉偉説。
技術不斷突破創新,裝備不斷與時俱進。
“十四五”期間,深中通道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平陸運河、小洋山北集裝箱碼頭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競相涌現;CR450動車組發佈,首艘國産大型郵輪正式運營,C919大型客機常態化商業運營;超過4000公里公路完成了智慧化升級改造,電子航道圖發佈里程9950公里,自動化碼頭在建設規模、作業效率、技術水準上穩居世界前列。
“技術裝備更加先進。中國高鐵、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快遞等‘中國名片’更加亮麗。”劉偉説。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和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久、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介紹“十四五”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效,並答記者問。這是記者在發佈會上舉手。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公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萬人執火,踏歌而行,近日的四川涼山彝族火把節吸引不少遊客。面對新成昆鐵路涼山段旅客大幅增長的出行需求,7月18日至24日國鐵成都局動態調整運力,加開列車20列,日均開行旅客列車超60列。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城市間的人員流動和聯繫更加頻繁,人民群眾對商務、通勤、旅遊和探親這些方面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多。”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表示,如今鐵路出行服務品質更優,高鐵成網和公交化的開行讓人民出行更快捷,“坐著高鐵看中國”已經成為老百姓享受生活的生動寫照。
航空服務與旅客出行體驗息息相關。“十四五”期間,我國約有3.5億人乘坐飛機出行,目前航空人口數量已達4.7億,成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民航大力提升運作效率,航班正常率保持在較好水準;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提升至83.8%,上下飛機更加便捷。同時,我國還大力推進智慧化服務,國內旅客自助值機佔比超過七成,具備無紙化便捷出行能力的運輸機場超過260家,機上WIFI使用越來越廣泛,旅客雲上生活越來越豐富。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交通運輸領域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選擇、有更大便利、有更優品質。
高鐵、民航成為快速出行首選。劉偉表示,2024年,動車組旅客發送量32.72億人次,佔鐵路旅客發送量的75.9%;民航日均服務200萬人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已經達到40個。
自駕成為跨區域出行主流。劉偉説,平均每天大約有1.3億人次選擇自駕出行,佔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七成以上,全國有約90%的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
通勤出行得到有力保障。劉偉表示,每天約有1億人次乘坐軌道交通高效通勤,1億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億人次乘坐計程車和網約車“門到門”出行。
“我們始終堅持‘人民交通為人民’,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推動公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劉偉表示,總的看,我國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作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在加快實現。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魏弘毅
【責任編輯:劉維佳】
网址: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丨設施網路完善、裝備技術領先、便捷服務升級——“十四五”交通強國建設交出亮眼答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0109
相关内容
搶佔智慧交通建設制高點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河南朝著建設農業強省目標扎實邁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成都軌道集團:以“四前置”引領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於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答記者問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實現新突破
工信部:推進移動物聯網五大任務 今年底連接數達到12億
全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經濟新方位·聚焦“十四五”目標)
智慧家居,“真香”!(共建共享“高品質生活”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