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吉林|鱼皮画:指尖上的渔猎文化
文化遗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积淀下来、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非遗吉林】第二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人们喜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不忘初心、默默传承。让我们走进她们的生活,讲述她们的传承故事。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毳
与她的团队一起制作鱼皮画作品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毳
一张张看似普通的鱼皮,经过精巧的设计、细腻的刀工,在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毳的手里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徐毳向记者介绍:“鱼皮画是以鱼皮为材料,从选材到成画均为纯手工制作,皆凭手工艺人一双灵巧的手,因此被称为‘指尖上的渔猎文化’”。如何把传统而又古老的鱼皮画变成既保留传统,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徐毳和她的团队做了众多努力。2015年,她和她的团队创作的鱼皮画“冰湖腾鱼”在义乌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全国手工艺品大赛上分获银奖。
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毳教授
徒弟鱼皮画制作技巧
经过设计图样、分解拓样、精选鱼皮、缝制、粘贴、
一针一线即可勾勒出一个时代。在松原市前郭县,一种流传于大草原的民间手工技艺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尔罗斯布艺。“郭尔罗斯布艺受到了满、汉、锡伯等民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当地群众较高的民间艺术风格和审美水平。”郭尔罗斯布艺传承人徐卉说。为了让郭尔罗斯布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徐卉建立了郭尔罗斯布艺工作室,编写了郭尔罗斯布艺制作的绣花、挑花、贴花之技法,将郭尔罗斯布艺产品不断创新并形成产业化,注册“郭尔罗”品牌,自主研发服饰、手包、娃娃、家居生活用品、布偶玩具等产品。其中郭尔罗斯布艺的衍生品手包“楠丁布乐格”被选作国礼赠与外国使节及夫人,拾遗香炭包在2018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得铜奖。
徐毳和她的团队不定期举办培训班
传承是一种继承、一种自信、一种认同,承载着一种责任,延续着一种情怀,彰显着一种精神。在吉林大地上的众多传承人,他们推动了非遗扎根基层,将部分现代产品融入非遗文化,真正实现了非遗与群众生活相融合。她们用“匠心”,让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精美的鱼皮画作品
郭尔罗斯布艺传承人徐卉的徒弟向
精美的郭尔罗斯布艺作品获得了多项大奖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网址:非遗吉林|鱼皮画:指尖上的渔猎文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3691
相关内容
一张鱼皮千变万化 看同江市赫哲族渔猎文化传承指尖上的非遗
中国的鱼文化
赫哲故里渔歌新(城市味道·行走县城看中国)
【他山之石】中国非遗之竹编:指尖上的文化
净月非遗新生:满族玛琥面具艺术的现代焕发
百年非遗烟台绒绣:“针尖油画”从画框走入生活
走近“非遗”——彩画:传统民居生活中的斑斓
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各地“非遗手工”焕发新生机
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