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改造:老建筑换新颜走“捷径”
城市更新:老建筑改造,新住宅区建设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老建筑也需与社会同步发展,这也催生了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和再生的迫切需要。如何使大量的老旧建筑,通过改造再利用使其焕发新的生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建筑改造再利用绝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装修翻新,而是对其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从而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宁教授说,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求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老旧房改造方法,以通过最短时间的改造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从“微改造”理念里他们找到了突破口。
“微改造”强调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的渐进式改善,就像中医的针灸疗法,通过局部改善促进整体代谢,“微改造”不同于大拆大建或整栋维修的整体改造,主要采取以住户为单位的方式,在较小空间尺度实现成本较低、周期较短的更新改造。“在老旧小区中,楼栋户型和标准设计大同小异,尽管‘微改造’解决微观层面的问题,但具有在宏观层面快速推广的可能性”。
朱宁教授说,一般来说,老旧小区都存在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不高,使用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齐等问题。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民生大事,改造成功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让老建筑旧貌换新颜,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还能从环境、功能、人文、历史等层面进行系统更新”。
目前,朱宁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性能导向的既有多层住宅分户微改造技术策略与构造节点研究”,选取北京某高校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住宅典型户型信息收集、标准构造节点调研、围护结构性能实测与模拟等方式,挖掘住宅原有标准构造节点问题;并借助软件模拟分析与材料构造节点实验等手段验证,研究以住户为单位的微改造设计策略;最终选取典型户型将研究成果付诸改造实践。
针对20世纪70~90年代多层居住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低、排水设备管线严重老化、管线维修更换影响下层生活等问题,朱宁团队采用了卫生间分户批量同层排水技术体系来进行改造。在改造中,科研团队反复尝试,实现了老旧小区从卫生间的空间改造、管线衔接,到增设同层排水体系以及整体卫浴产品的深化设计、样板实施及批量中试。
针对老旧小区外窗、阳台的原有设计问题劣化现状,他们借鉴国外类似部品的设计与施工方式,研发了具备构造防水性能和良好保温性能的外窗和阳台模块,并在样板间中获得实施。
网址:微改造:老建筑换新颜走“捷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4102
相关内容
“旧貌”换“新颜” ,小区“建筑垃圾池”升级改造“老屋”换“新颜” 房暖心更暖——我市大力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记
老建筑的改造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 旧貌换新颜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推动建筑领域以旧换新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推动建筑领域以旧换新
“遗珠”展“新颜”,兰园历史建筑融入新业态
老小区换颜“逆生长” 改造改在居民“心坎上”
“老旧”换“新颜”,“改”出幸福新生活
旧梯换“新衣” 武昌这个社区“微改造”点亮“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