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女工手册》的阅读手册
使用前阅读用户手册了解清洁周期和方法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电器维修技巧# #空气净化器清洁#
首先,这不是一本大扫除清洁指南,断舍离秘籍宝典,家政服务中心宣传册,洗衣机操作养护说明,钟点工保姆日记。
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文学书,短篇小说集。
要说有什么真的让我觉得“爷清洁(青结)”,就是直到2019年开始编辑译稿,我才第一次听说这位作家。为什么没能早点读到?这就是我最初的阅读感受。那种相见恨晚。真羞愧,还好意思说热爱文学?
编辑部是开放的办公空间,人与人之间常靠打字交流,通常听不到什么奇怪噪音。角落里却时不时传来一位编辑的呵呵傻笑,有时是啪啪啪拍大腿的节奏,只为那故事精彩。妙啊。又疯了一个?如果同事转过头来看我,肯定会发现一副咧着嘴傻笑的蠢脸;不一会儿,笑容还未褪去,人却又是泪眼汪汪了。
阅读露西亚·伯林,你最要小心这种复杂的情绪感染力。一种“矛盾”文学后遗症。像晴天的太阳雨,又像乌云还未拨开,彩虹突然浮现。
对于名字都没听过的作家,我总是心怀戒备。毕竟身为业内人士,我见惯了媒体吹嘘。作为读者时,我对榜单啊销量啊不以为意。但一些信号会瞬间抓住我的心。
2019年我开始接手《清洁女工手册》项目时,当时的主编告诉我,这位美国作家2004年已经去世,书是在她死后的2015年才成集出版的,文风极其独特,译者花了好久的时间来翻译打磨。然后留下一句:“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我的确热爱死人,且永远热爱短篇小说。
容我解释一下:过世的作家绝对坚定不移,他们不必低头妥协,已没有机会被如今时代的潮流裹挟。
而短篇小说是各种形式的写作里最赚不上钱的一类——我始终记得卡佛那令人心碎的自白:“在这个国家里,选择当一个短篇小说家或一个诗人,基本就等于让自己生活在阴影里,不会有人注意。”
身后出版又意味着什么?一个文学声音没有在其时代融入主流,大概率是因为文字的纯粹、身份的边缘或理念太过超前。
“**手册”又是什么鬼?对于这样的标题,有经验的读者一眼就能看穿它刻意的伪装,只有真正的文学,才敢有自信取这类极具迷惑性的名字。
◆编辑建议的三种阅读方式,但你可以选择不信
第一种:别听我废话,直接读故事
要我说,编辑最该隐于一本书之后。书就是书自己,读者就是纯粹的读者。在亲自阅读一本书以前,没有任何文字该预判你的预判。
所以作为读者时,我不理会那些书讯、软文、手记、评论,我甚至跳过前言跳过导读跳过译者作者序,直接看正文。我要最纯粹的第一手感受,然后才是吸纳二手言论的时候,去不断拓宽、发散、反思、完善自己的阅读体验。
(给一部分读者的由衷建议:这篇文章看到这里,可以点叉叉退出。)
我第一次阅读《清洁女工手册》就采用这种方式,怀着对纯文学“自由而无用”的期待,跳过了莉迪亚·戴维斯写的前言和原版编辑导读。事后回想,这大概是一种跳房子式的读法,因为漏掉了前言的重要信息,整个阅读过程仿佛一场解谜游戏。
《清洁女工手册》收录了作家生前的43篇短篇小说。在我的预期中,43个故事应当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可现在究竟是什么状况呀?
如果我们用字母来代表篇目,用字母加一个小撇’表示主人公:
A的主人公A'显然出现在D篇目里,名字却是D’而不是A’?等等,B的主人公不正是D’的童年形态吗?而C似乎是B的序章?天哪,G和W原来是连续剧,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了?I故事里一闪而过的配角,难道不是F’吗?K故事看似有双线主人公,哼,但J’你别装了,我知道这篇里你在家!哦,读到最后……Z’已经步入晚年了,竟然还虚构出一个小H’的平行世界……
翻译成人话:在故事集中,独立的篇目之间有一种隐秘的联结。这并非罕见。有时是一个地域的限定,有时是共同的主人公,有时是一个见证的旁观者。可《清洁女工手册》的路子和这些都不一样。说起来可能显得复杂了,读起来可是完全不烧脑的。
这里没有地域限制,年龄视角跨度极大,身份地位大起大落。而且所有的故事看起来都……那么真。没有点儿真实经历,能睁眼编出这玩意儿?带着疑惑带着揣测,读下去,你会越来越怀疑这无数的分身就是同一个人的一生,而这所谓的短篇集,不过是不同阶段的随手记录。
直到你来到附录的作家简介——砰!你被击中了,一切怀疑都有了答案。这是什么佩索阿式有丝分裂?再回头看那些评述吧,那时你的心已被作家征服。
“我夸张了许多,混淆了虚构与现实,但我从未真正说过谎。”故事中的一个主人公这样说。我第一次“初遇”露西亚,就是这样一种怦然心动,被那种虚实之间的巧妙彻底震撼。
第二种:代入最平凡的生活场景,加一点幻想的佐料
《清洁女工手册》至今才面见读者,因为编校过程总意外遇上其他项目插曲。而它似乎不受热点时效限制,它的特质是慢慢发酵型,不争不抢,好像总在等待。
两年多来,它陪伴着我见证了一本又一本书的出版。流水的编校,铁打的“清洁女工”。疫情居家办公时期,我又重新拾起稿子,从头仔仔细细梳理,终于重新完成了《清洁女工手册》的一编。
露西亚·伯林说,她一生都在“带着家乡漂泊”,在美国、智利和墨西哥辗转,有过220多处居所,每个地方都是租来的,从未有过自己的家,而她却把所有短暂停留的地方都称为“家”。
《清洁女工手册》的大部分编校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我的居家办公室是一间小小公寓,小到厕所连洗衣机都没处放置,只能搁在客厅一角。我没有书房,却有很多搬家移动杀手——书,无奈在客厅设了个假书房,一张破桌正对洗衣机。太丑,于是机门上贴了一张某宝买东西送的海洋人鱼贴纸掩耳盗铃,又在洗衣机上挂了一幅大白云的画。几个月以来,这就是我居家办公面对的“风景”:一台洗衣机,一幅“蓝天”,一块“海洋”。我的工作bgm,有时就是洗衣机的轰隆隆隆。我一直纳闷,楼下的邻居怎么还没报警?隔音真有那么好吗?
居家办公。书桌对面是厕所、洗衣机、假白云和家中真正的主人。露西亚·伯林也养了猫咪,名叫Cosmo。
这些看似无关的事彷佛一种暗示,是与故事联结的巧合。《清洁女工手册》的第一篇故事就发生在自助洗衣店里,主人公有固定的Laundry Day,会坐在店里,盯着洗衣机看,看别人彩色的衣服旋转、染色,看那些衣服标签上写着的名字出现在观察窗中。你竟然真的会被她的思维莫名吸引,从此觉得洗衣服都是一种迷人的日常操作。而在医院里,做护士的主人公也有这样别致的联想:
假如我们的身体是透明的,像洗衣机的观察窗,那会如何?观察我们自己该多么奇妙。慢跑的人会跑得更卖力,看血液循环喷涌。恋人们会爱得更猛烈。哇塞!瞧那精子老弟冲得多带劲!人们会改善饮食——猕猴桃与草莓,罗宋汤配酸奶油。露西亚总是如此,别管是多么平凡多么不起眼的东西,她总是可以把它写得或优雅或好玩。她没有费尽心机去寻找素材,努力想要写点什么——加西亚·马尔克斯夸聂鲁达,“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对于露西亚来说,她总有东西可写,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现成的故事素材,凡她所见的事物都可以被讲述。
这种日常洗衣与清洁书名的自然呼应,和外版封面方案也不谋而合。某一个版本封面是自助洗衣店外的橱窗视角;英国版的封面是一张立体感很强的床单,大大的洗涤标签在正中展示书名,这一创意获得了当年出版界的设计大奖,被很多国家的版本延用。中文版也试着设计了洗涤标签:
可能汉字方正,过于规矩;也可能是老师们期待中文版可以另辟蹊径,总之放大的洗涤标签方案没有被采纳。
二版方案,我把家里的洗衣机照片发给了设计师,要延续外文版的简洁和立体感,又要有一些非常规的元素。盯着自家洗衣机的人鱼贴纸,我想起作品集中,刚好有一个发生在墨西哥海边的潜水故事,一个多年以后仍会在另一篇中接续的故事,甚至作家的第二本集子《天堂的夜晚》也发生在这个海边。一次浪漫的度假邂逅,而后,是回归最平常的生活。
于是有了最终的护封。洗涤标签的元素也保留下来,与阅读体验结合在一起,成为腰封和书签。这个设计方案收到了外方权利人史上最快的回复和认可。我也为封底预设了一个怪诞的阅读场景,一家以露西亚·伯林命名的洗衣店。你来此处不是要清洁衣物,而是要阅读故事,洗涤大脑——读过这些故事,的确会让人觉得焕然一新。
内封设计则走经典文学的路线,选择了雾霾蓝色有纤维触感的纸,烫金工艺。选用了书中的熨斗元素。如果衣服洗皱了,当然是要熨一下嘛——其实在露西亚的故事中,熨斗根本不是熨衣服的,而是一个母亲给孩子烙腌牛肉和奶酪三明治的。关于熨斗的形态,设计师也做了多次调整,太现代不符合作家时代,太复古读者认不出来……最终参考了《猫和老鼠》中的熨斗设计,烙上了英文书名,并复刻了一行作家签名。
目前为止,露西亚在国外已有三本集子问世,国内将陆续引进出版。《清洁女工手册》《天堂的夜晚》《欢迎回家》。
那或许将是一场联动:清洁女工打开洗衣机门,步入月光下的大海,温柔梦幻如置身天堂——天堂的夜晚;天堂的尽头有扇小门,推开门——欢迎回家;而家中,有一台洗衣机在等着你,再次迎接生活日复一日的奇迹。
第三种:按“程序设定”顺序阅读,或随机旋转选择 “洗涤模式”
内文目录做成了跨页的洗衣机调节旋钮(43篇标题加一堆“辅料”这样排版就能排下了,不是),但它只是一种原版编辑的拟定“程式”,而你不必遵守。
当然,顺序阅读也有顺序阅读的好处,你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线索,不会困惑迷路。而且很快,你会发现这种编排顺序十分巧妙,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这些篇目排序几乎遵循着中、短、长交错的模式,每四五篇形成一个小循环。被一个结构精巧的短篇触动激荡,又在一个酣畅淋漓的长故事之后停下来回味。时间顺序上,读者也将随着故事主人公的身份游移,大体上是从童年走向晚年,从趣味走向沉思。
也可以不按设定出牌!随意“旋转”到你喜欢的标题,开始读起吧。在文学的世界里,你完全可以先烘干衣服,再任性淋一场大雨。让一切预设见鬼去!但这些故事,最终会形成一个丰满的圆。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禁得起从任意一页翻开的挑战。不被常规限制,随性而真诚,也正是露西亚·伯林的生活和文学态度。
卡尔维诺说,一页书的价值只存在于它被翻到的时候。如何选择,如何阅读,最终的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中。
网址:《清洁女工手册》的阅读手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5712
相关内容
生活借阅手册《爱的练习:女性自我成长手册》电子书在线阅读
《人生效率手册》读书笔记
家庭保洁工作手册
山西省2025年重点工业项目手册
注册号:260...您还可阅读:
@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 收好这份拉萨市图书馆借阅“手册”
民宿品控手册民宿清洁标准清单
《人生效率手册》读后感10篇
读《人生效率手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