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赋能人居生活——科技赋能地质发展之二
科技赋能的教师专业发展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教育科技#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淼 通讯员 苏媛 麻婧
通勤路上车辆驶过笔直平坦的道路,每餐品尝健康的米饭,节假日前往清新的乡野游玩……这些日常又舒适的生活场景,背后却有着运用地质设备推动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新科技。
自2024年起,湖南省地质院通过“淘汰落后、更新换代、创新驱动、人才筑基”协同发力,初步构建了覆盖“空-天-地-深”全维度的装备体系,不断提升地质工作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围绕大众的日常生活,地质设备和地质科研成果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以更智能、更高效、更高精度的方式架起身边的“保护伞”。
行走的“地质医生”
城市道路的不断织密,让公众可以自如地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场景。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城市道路会出现路面塌陷、道路空洞等病害,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路面养护及隐患排查。而这里,也有地质人的工作身影。
(城市地质安全检测车。通讯员供图)
“别看这台车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后面拖着的‘小尾巴’可是帮了我们大忙。”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樊宝杰博士说。记者跟随樊宝杰,看到一台白色的面包车,车后连接一个白色的长方形盒子,像一个悬浮的小精灵,与其一起前进。
以往,工作人员检查道路隐患时,需要拖着笨重的设备前进,速度慢,也耗费体力。樊宝杰介绍,这台工作车搭载的是道路病害快速探测系统,当车辆向前行驶时,就可以精准捕捉地下存在的道路隐患信息,探测的地下深度可达3-5米,就像给道路做一个实时的“B超”。同时,还能智能识别记录路面裂缝病害信息。
仅仅有速度还不够,道路上的“地质医生”还是有着聪明的“大脑”。系统可以对探测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在云图上可以通过颜色识别有病害的区域,还可以导出病害的坐标,共享该信号,工作人员直接导航到该地点,就可以对病害进行处理。
当前,该设备在多个城市道路隐患排查项目中应用,2025年湘江马拉松·长沙站道路隐患排查中,也有它的身影。
让土地焕发更多能量
在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以下简称物化所)地球化学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实验人员将装满土壤的棕色“小罐子”放进了散发着蓝光、如“暖床”一样的机器中。在这里,将对土壤进行高效制备用于进一步实验。
“以前制备土壤样品需要经过10-15天的风干、研磨,劳动强度很大,大家干完后都是‘灰头土脸’的。现在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制备成功。”物化所实验人员朱冰婧说,土壤样品制备可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农用地详查、场地调查与评估等领域中,是检测农用地、高标准农田中的重金属含量等工作中重要的实验环节,如检测某块农田中土壤的镉含量,以尽可能种出健康可口的稻米。
(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通讯员供图)
2024年,物化所引进了这位“智能朋友”——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它可以实现土壤制备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一键启动后,可以同时进行干燥、研磨、筛分、分装,最多可支持20个进样位,无需实验人员人工值守。与此同时,系统工作中,还不会接触金属元素,避免了制样过程中的外源性污染,让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对每一个样品设置检测参数,‘一土多用’。”记者看到,实验人员将样品瓶子的底部在屏幕附近轻轻一扫,机器就识别了其中的芯片,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样品混淆,既精准又高效。
在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无机分析室,实验人员也对土壤进行着化验,通过检测上百个土壤制成的实验液体,看该实验区的土地作为垃圾填埋场是否合格。
“我们使用的设备叫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它可有着‘元老级’的地位。”无机分析室主任王林介绍,眼前的这台设备是省地质院引进的第一台设备,它可以将样品溶液通过雾化器形成气溶胶,将不同荷质比离子转为电信号进行定量分析。
简单来说,它可以分析岩石、矿物、土壤中的元素成分,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检测水样、空气、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程度,还可以看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当前,该机器已用于全国土壤普查项目,已检测湖南近百个县的土壤样品。也用于对湖南91个垃圾填埋场采样化验,看是否对周边地区产生环境危害。未来,我们会将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生成湖南镉金属分布图,为农业、工业发展以及大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王林说。
责编:杨建建
一审:杨建建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网址:“地质科技”赋能人居生活——科技赋能地质发展之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6518
相关内容
家居智能化改造:科技赋能,提升生活品质逛人居展,体验科技赋能智慧生活
科技赋能品质生活
LifeSmart:智能科技,赋能生活
科技赋能,美好发生
科技创新赋能文学发展
科技赋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汉能集团黑科技落地日常生活 赋能公园科技能量
科技赋能家居生活,2025年居住品质优化实践探索报告.docx
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