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服装的循环出售:多抓鱼的“非标”样本
二手书籍和服装可以通过翻新处理后再出售,循环利用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二手市场购物攻略#
今年35岁的外企职员Rachel在2021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使用多抓鱼回收自己的闲置衣服。第一次,她将URBAN REVIVO针织衫、Levi’s牛仔裤等四件衣服,以共计68元的价格卖给了多抓鱼。流程和在多抓鱼上卖书一样:在多抓鱼App或小程序上提交衣服的品牌和款式,等待快递上门收货,多抓鱼平台会在3-4天完成审核与打款。
Rachel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体验,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又陆续在多抓鱼上卖过6次衣服。此前,她会将旧衣服捐给优衣库,现在则会用多抓鱼“卖了衣服再买书回来”。
2020年,从买卖二手图书起家的循环平台多抓鱼,将回收的范围扩展到了二手服装。当时,多抓鱼的团队经过摸索,发现在所有二手回收品类里,二手服装的供给和需求量都足够大。但大多数二手平台并不扮演“中间商”的角色,闲鱼、转转等只是一个“撮合买卖”的二手交易平台。多抓鱼则选择了与回收二手图书一样 “C to B to C”的模式,即由平台“买断”卖家手里的旧衣服,经消毒杀菌、真假鉴别、洗衣晾晒、拍照、定价等一系列流程后,再通过平台出售给买家。这是一个需要平台投入资金,完成旧衣服从回收入仓到上架出售全部“履约”流程的模式,并不轻松。

多抓鱼的这项业务先从线下渠道推向市场。2020年5月,多抓鱼在上海办公室做了一场二手服装市集,这是一个“实验店”雏形。12月,多抓鱼在上海的首家线下店“多抓鱼循环商店”在安福路开业,二楼卖书,三楼正式售卖二手服装。当时,旧衣服购买只能在这家线下店完成,线上只供用户提交旧衣服回收申请或了解在售衣服的价格。半年多的时间,多抓鱼在安福路卖出了20000多件循环衣服。直至2021年7月,随着回收量的增加及团队对二手服装供需市场了解的进一步提升,多抓鱼才逐步开放了不同城市的线上购买服务。

一件衣服“重获新生”,需要经历消毒、洗涤等多个环节。最初,多抓鱼将部分流程“外包”给了拥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平台,但回收量的逐日增加,让多抓鱼需要有更强的后端能力,更有效率、更规模化地处理这些旧衣服。多抓鱼必须在某些环节“标准化”这个极度非标的二手服装回收流程。
结合行业经验和自身业务特性,多抓鱼摸索着属于自己的方法。在很多环节,多抓鱼都会遇到毫无参考答案的新问题,例如在服装品牌真假鉴定环节,多抓鱼回收的品牌数量超过7000个,既有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也有大量的设计师品牌及奢侈品品牌,同一品牌带着吊牌的专柜在售款和20余年前的服装都有可能被回收,很多鉴定机构也没有这么庞大的品牌库,多抓鱼依靠从机构学来的经验、对真假商品的逻辑推理,不断积累起属于多抓鱼的鉴定数据库。

目前,多抓鱼昆山工厂每天能收到约2000件用户寄来的衣服,它们入厂第一步,是被工人打上一个带有多抓鱼二维码的标签,经历臭氧消杀、信息录入、初步拍照、鉴真、测量等环节后,一件衣服最终能否被回收,即可得到判定。

如果一件衣服无法被回收,会在鉴真环节后被分类对待。卖家可以在48小时之内选择取回,也可以让它留在工厂,由多抓鱼统一处理。Rachel计划卖给多抓鱼的一件Massimo Dutti的衬衫,就因为“起球严重”被判定影响循环销售,另一件则被判定为“童装或者青少年装”,无法再次销售。最终,Rachel选择了取回,快递将它们又送回了Rachel的手中。
至此,多抓鱼完成了对“卖家”的履约流程。后面的流程,包括洗涤、晾晒烘干、熨烫、商品拍照、出库包装,都可以看作对“买家”的履约。
今年,当多抓鱼摸索出“可以自己洗衣服”,并在昆山工厂引入了包括空气洗、水洗、湿洗、干洗等全套设备后,一个完整的多抓鱼旧衣服回收工厂诞生了。所有被多抓鱼买断的二手服装,都会根据面料和污渍特性,被送往不同的洗涤区域。污损严重的衣服在进入机器洗涤前,还会先经工人手洗,并送入旁边的波轮洗衣机初步清洗一轮。在多抓鱼工厂里,你能见到一位洗衣服阿姨的工作台上摆着十几种洗涤用品。


比起讲求数字化、效率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工厂,多抓鱼的昆山工厂更像一个半机器化、半手工的试验田——一个只有多抓鱼才有的“C to B to C”衣服回收模式的试验场。在鉴定、修补、手洗等环节,多抓鱼无法避免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工厂负责人大迟透露,目前用户端销售和购买的需求都在增加,考虑到工厂有限的消化能力,多抓鱼也控制着回收的数量。目前打开多抓鱼App预约快递,如果回收书可以约到隔日,想要回收衣服还得再多等一天。
但是,在只要能够数字化的地方,多抓鱼也在想办法节省人力。
给二手服装拍照是多抓鱼工厂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很多二手服装都是“孤品”,如果采用销售一手服装的拍摄方法,成本大、效率低,但要让二手服装“脱颖而出”,照片又不能拍得太随意。多抓鱼自主研发了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系统,只要将衣服平铺在拍照平台上,或是穿在人模上,按一两次按键,所有商品图就都拍好并上传到系统了。

工厂的一些细节,体现了多抓鱼一直以来的“循环”理念。比如送货的快递纸箱会循环利用,发货时用的塑料袋可以降解,有些微破损的衣服会让工人修补。当然,修补后的衣服在销售时会有专门的说明,一件衣服的品相情况、污渍程度也会标注清楚。这沿用了多抓鱼对图书的标识方式。

前不久,Rachel首次尝试在多抓鱼上购入了四件二手服装,其中包括了一条她很喜欢但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Everlane的休闲裤,尽管这条裤子上标志着“有2处轻度印记残留”。最终,Rachel退掉了两件尺码不合适的衣服。“线上消费比较难的还是对尺码和款式的掌握。”Rachel表示。
衣服退货频繁是淘宝商家也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多抓鱼6000多平方米的昆山工厂里,还有12万件完成处理、待销售的商品,其中大部分是多抓鱼在缺少经验时收来的“滞销款”衣服。它们都是作为买断中间商需要面临的风险。而这些多抓鱼预先承担的成本与风险,会结合二手市场的供需情况,被算法考虑进一件二手服装价格的计算因素中。
这也是多抓鱼从卖书开始,就一直并存的两种特性:“真正的好东西值得买两次”的循环理念,以及需要自己造血营生的商业性。
多抓鱼创始人猫助透露,未来多抓鱼还会拓展二手服装的线下销售渠道。她举例,部分款式不起眼但质感很好的衣服,在线下的流通性会比线上更高。在服装销售这件事上,消费者仍然需要线下场景,二手服装亦然。
网址:二手服装的循环出售:多抓鱼的“非标”样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7276
相关内容
多抓鱼在魔都开了家“循环商店”,卖二手衣服多抓鱼推出循环服饰平台,二手衣服如何买得安心?
多抓鱼在上海卖起二手服装 这和卖二手书的逻辑共通吗?
我们参观了多抓鱼「工厂」,见证一本二手书的循环生意
非典型裂变——靠小程序卖掉100万本二手书的多抓鱼
把二手书店搬到线上,「多抓鱼」的循环商店梦
多抓鱼在上海卖起二手服装,这和卖二手书的逻辑共通吗?
靠二手书的循环生意,卖掉100万本二手书,年入破亿的多抓鱼,是如何做到的?
二手市场金融经|探访多抓鱼工厂,循环经济下如何才能多抓“鱼”
重新认识多抓鱼:二手商品的外衣,数字零售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