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新阶段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慧城市#
在湖南长沙,车路协同系统让公交车在路口优先通行;在河北保定,5G-A技术助力汽车柔性产线机械臂精准涂胶;在浙江杭州,大数据与智能算法为3.3万家企业提供政策推送服务,推动智慧服务与企业发展融合……近段时间以来,这些数字化创新实践展现了智慧城市建设新成效,描绘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AI大模型、区块链、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正逐步从简单的“城市数字化”阶段,迈向全面的“数字化城市”新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整个城市将在数字领域构建一个庞大的系统,数据的规模效应和应用范围将得到更多扩展。
记者注意到,自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到2023年我国已建成40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边界不断拓展,现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文件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数字化转型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刘强认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助于推动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能有效扩大内需,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并加速产业的升级与创新进程。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向城市群和县域两级全面拓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正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诸如“数字长三角”“数字大湾区”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之中。
例如,重庆已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该中心涵盖了市级的“城市大脑”、区县级的枢纽中心,以及镇街级的执行末端,保障了城市的高效运行和紧急情况的协同处置能力。
川渝地区推出了阅读一卡通项目,使得“四川借书、重庆还书”成为现实,不仅便利了两地民众的阅读生活,还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共享。
杭州则充分利用其“城市大脑”,实现了快速酒店入住、便捷景点入园和轻松查找空房等多项智能化服务,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展现了智慧城市的魅力。
如今,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信息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为城市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智能化体验。
刘强表示,展望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坚定不移地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来全面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更加凸显以需求牵引为根本,以数据融通为核心,以协同开放为导向,以共建共治为重点,为城市居民提供精准、多样、及时的服务。
(责编:郭思邈、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新阶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4027
相关内容
我国移动物联网迈入发展新阶段 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物超人”,我国移动物联网迈入发展新阶段
无废城市的未来:上海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监管
大江时评:建设智慧城市,让“数字之光”点亮新生活
ETC助手入选“2023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
AI大模型融入生活,2024年我们正式迈入智能生活新阶段
构建智慧社区: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 一批标杆场景亮相
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
数字赋能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