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织就,代代传承的质朴美好——右江麽乜

发布时间:2025-07-31 17:20

古代瓷器的工艺在现代艺术品中得到传承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麽乜作为百色右江地区壮族文化的一个象征,是壮族历史文化内涵和保健作用的民间工艺品;从形体、图案、色彩、装饰等方面表现出壮族对神力、生命的美好信仰。

麽乜

“麽乜”(读音mō miē,壮语译音,神祖的意思)起源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右江上游一带的桂西壮族地区,原为广西百色地区特有的壮族“雅皇”文化传统的手工艺品,承载了壮族先民神话传说和文化祈愿的手工艺品,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壮族特有的民间吉祥饰物,也是当地壮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 。

在百色壮族地区,“麽乜”与绣球一样精美和流传久远,原是当地“观音堂”僧人制作,在端午节时免费向市民发放,祝福佩戴的人平安吉祥。

近年来,“麽乜”不仅是端午节和婚嫁礼俗时才会出现的饰品,一些市民在平时都会去买来佩戴或悬挂车子里或者赠送亲友,以此寄托着美好的祝福。

如今,人们在传统“麽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百色壮族本土蜡染、土布、壮锦、竹编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元素,制作出小巧玲珑的耳环麽乜、手机麽乜饰佩、发簪麽乜饰佩、箱包挂件、手机座等产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深受人们的青睐。

“麽乜”发饰

“麽乜”纪念胸针

麽乜的故事

传统麽乜造型为一个人张开四肢抱着一个圆球的形象。这个造型是根据古代壮族一个传说故事演变而来。传说太阳神的火种龙珠某天掉落凡间,守护龙珠的布洛陀神兽图额(图额,为壮族传说一种蛟龙)负责追寻龙珠。

麽乜造型是勇士拥抱龙珠,寓意是守护

在五月初五,图额追至百色后却因仙气耗尽掉落地上。遇到了百色澄碧湖壮族青年伯皇,图额请求伯皇帮忙寻回太阳火种龙珠,以拯救天下苍生。伯皇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火种龙珠,并最终以献出生命为代价将龙珠送回天上。

妻子雅皇和族人用布做的麼乜,来纪念心爱的情郎、民族英雄伯皇,以向太阳、伯皇和龙神祈求平安。从此逐渐形成了在端午节制作、赠送和佩戴麼乜的习俗,寓意是守护太阳、守望爱情以及拥抱希望。

麽乜的颜色及意义

1

旧时的麼乜,多采用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的布料。五色是代表麽乜布料颜色的制作。红色属火,主南方;黄色属土,主中央;绿色属木,主东方;黑色属水,主北方;白色属金,主西方;成为兼具壮族历史文化内涵和保健作用的民俗工艺品。当地壮族人认为这五色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能驱疾避邪,招百福,符合人们求吉避凶的心理。

人们会在“麽乜”内部放入艾草、菖蒲、菊花等十几种草药,壮族妇女们相互馈赠这种用中草药制成的人形香囊,特别是婴幼儿必须随身佩戴,人们相信这样的“麽乜”具有安神镇惊、辟邪解毒、驱赶疾病功效,盈盈一握,散发着草药的芳香,亦寄托了人们祈求开运辟邪、消除灾难、富足安康的美好祝愿。

“麽乜”端午辟秽香囊内的配方,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精心研制。

针对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之势,选用石菖蒲、苍术、白芷等十余味中草药,打粉后制作成散发着淡雅清香的防流感香囊,能杀菌消毒、洁净空气,对预防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白术、苍术,益气固表、燥湿健脾,两药相伍,气旺卫实,邪不内侵;配合广藿香,固表祛湿不留邪、芳香辟秽;石菖蒲芳香开窍、引药经鼻入血,全方芳香辟秽。

肺朝百脉,开窍于鼻,芳香的药气通过鼻腔呼吸入肺,经血脉与其他脏腑联系在一起,改善脏腑功能,奏健脾祛邪之效。

随身佩带又或放于床边,细心的呵护就在芳香精致的香囊之中。

麽乜的传承过程

麽乜以前主要是由百色市观音堂的僧人进行制作,并在端午节那天免费向市民发放,祝愿佩戴的人吉祥平安。但随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观音堂的拆毁,麼乜也逐渐消逝在百色人的生活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遗产慢慢被人们重视,在国家大力挖掘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百色壮族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重新被人们拾起。

在2005年百色市举办的端午文化节上,这个酷似人形的壮族工艺品麽乜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造型更美观,色彩更丰富,材料更高档,品种更多样。麽乜在消逝了近半个世纪之后逐渐被人们重视。

在2009年亚太华人经济年会上,上万个麼乜作为赠品,传递着美好的祝福。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上,麼乜出现在百色的展位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12年5月,右江壮族度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预示着麼包将在新时代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麽乜”香囊

旧时百色的端午节,麼乜一般是由自家妇女亲手制作的,一位当地人告诉我说:“我们家兄妹两人,每逢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时候,母亲亲手为我们制作麽乜,我们用来挂在胸前,还有许多中老年人,他们通常是放在衣服口袋里。”

麽乜价值的变迁

麼乜主要有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壮族人民端午节佩戴的吉祥物,最早作为香囊则以实用为主。

也因为麽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壓乜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相互融合,成为壮族民众引以为傲的手工艺品。

“麽乜”传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及变迁,旅游业的不断壮大,麼乜的实用价值逐渐退出传统,而更多的是依附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基础上,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麼乜的经济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麽乜”饰品

审美价值是同时存在的,如麽乜在外观上是人形抱龙珠的造型,这就是百色壮族人民在合乎信仰等使用功能以外,对形式美感的融入。麼乜底部的流苏形式本身就令人称羡,更别说麽乜人形和龙珠上精美的图案了。这样就令实用与审美融合起来,使廖乜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获得富有形式美感。

随着民俗文化的不断挖掘,麼乜在壮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文化的标志物,成为百色壮族民族文化演进的主要载体。

麽乜传承人

在百色中华街的老街上,住着右江“麽乜”手工艺传承人——黄桂珍。她在自家一楼门面开设了“五妹‘麽乜’手工作坊”,麽乜手工艺品传承人黄桂珍,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麽乜,一干就是数十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制作麽乜,她却仍然坚持着……

“麽乜”手工艺传承人——黄桂珍

麽乜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不能任其消失,应重新把它展示在世人面前。于是,黄桂珍开始不断思考和摸索,制作出富有时代元素的麽乜。一布一世界,一线一情怀,她要让麽乜成为当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

黄桂珍指导学员制作“麽乜”

从此,一拉一缝、一画一燃、一塞一推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即使手腕不再灵活有劲,眼睛不再炯炯有神,她依旧用心缝制每一件精美的作品。

如今,黄桂珍一心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女儿以及喜欢麽乜的年轻人,希望他们传承自己的技艺,把麽乜文化发扬光大,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来源:千姿百色

学党史 谒先烈 军民同起步 奋力开新局

39.5℃的天气里,你有没有想起大王岭!

正式官宣!星河水上乐园开园时间定了!

网址:岁月织就,代代传承的质朴美好——右江麽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8139

相关内容

4种超简单麽乜手工制作技巧,让你的生活充满创意!
节俭朴素:时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江苏非遗丨巧手串珠 编织美好生活
扎囊县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中发展 为美好生活赋能
传承节俭朴素优良传统
新时代传承节俭美德
97岁老艺术家《田华》, 与她简朴的家, 见证岁月沉淀
平凡的力量:一幅质朴生活美好琐碎的油画
传统美食的魅力与传承
生活习惯简朴节约 勤俭理念世代相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