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建议,写给所有职场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5-08-01 12:18

《你的五年人生规划》- 针对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规划建议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职场建议# #职业规划书籍#

职场中,总有一些“相见恨晚”的道理和规则。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及早了解,就能避开那些“坑”。

「得到」专栏作者吴军,结合自己多年在谷歌和腾讯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十条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

几乎没有人能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所以,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相反,第一份工作必须帮你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三五年后,不管是跳槽还是创业,你都能向上迈进一个台阶。

2. 不做伪工作者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一些人拼命加班,把自己搞得很累,但收效却很微小。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按照优先级为工作排序的能力,做了大量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当你因为工作干不完而焦虑时,不妨停下来,重新梳理手头的工作:主动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优先完成那些最重要的工作。

3. 区别工作和职业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你完成任务,公司付你工资,互不亏欠;职业则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想要把当下的工作作为一生的职业发展,就要换一种思路。

首先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职业有利的事,不论是否有报酬,都要做。反之,只是为了钱,和职业发展分道扬镳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同时,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工作中少受负面情绪和个人喜好的影响,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重。

4. 不要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过客

如今工作的流动性很大,刚毕业的年轻人,尤其会把前一两家公司当跳板,期望有了经验后进入好公司,因此从心态上就把自己当过客。

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就会对很多工作视而不见、敷衍了事,也懒得维护与同事的关系。很容易变得不求上进,就浪费了锻炼自己的宝贵时间。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以被赋予重任。

5. 注重事前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其他人有不同意见,就不打招呼、自己匆匆做主,指望“生米做成熟饭”后,大家来接受既成事实。

千万不要这样。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总是更好、更职业的做事方式。事前不沟通,会给人留下不尊重人、缺乏团队精神的印象,甚至鸡蛋里面挑骨头,给领导打小报告。那时候再去解释,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

6. 不要被语言暴力激怒而乱了章法

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没缘由地批评你的工作,但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建设性的建议。这种行为,我们称为“语言暴力”。

对待这种人,一定不能自己乱了章法,而要有理有据的还击。在确认不是自己的错误后,搞清楚对方这么做的目的,主动沟通解决。同时,要敢于发声,让对方知道他们的问题。简言之,沟通中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要坚决明确。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这些人欺负。

7. 凡事做记录,避免简单重复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样的难题,很多时候解决方法可以借鉴。但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很快把这些问题忘记了。因此,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来解决。

学会做记录,会让下次再遇到这种问题时有法可循,快速解决。记录的同时,我们又把问题思考了一遍,会进步更快,而不是在低水平上重复。

8. 抬头看路,关注全局

沉浸于每日的具体工作,缺乏对整个工作和行业的了解,是很多人工作中的问题。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同画画,只盯着眼前的色块,不愿意后退看看整个画面,就会失去对全局的掌控,也就没法验证自己的想法、优化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克服这种心态,既要在工作上做到专业,又要有跳出工作、关注全局的能力。

9. 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想着脚踩三只船

工作中,老板、下属和周围同事,以及公司,都是我们要关注、负责的。但有些时候他们彼此矛盾,很多人想同时让三者都满意,其实做不到。

我们要做的,是根据特长保住一头:在不损害其他两方利益的前提下,要么对老板负责,要么对周围人和下属负责,要么对公司负责。想脚踩三只船,最后结果只能是自己掉到水里。

10. 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生活中,我们常常想的只是如何赢一个球,而不是整场比赛。但人生,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我们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关注“赢”这件事,只要不输就可以了。

比赛进行到半场的时候,很多对手会弃权,或者失去了比赛资格,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真正的赢家。

延伸阅读:越早知道越好的职场规则清单

职场,有哪些规则?老司机也不见得知道。

国内顶尖个人事业发展顾问古典,为你准备了这份清单。

请享用。

1.生活和工作要区分,别成为能当好朋友却很难共事的人。别让别人为你的生活、心情、健康、心理、前女友、渣男等买单。一旦你开始因为生活而影响工作,等于绑架了整个团队。

2.工作是一种社交关系。你的情绪一旦在公众场合出现,就具有影响周围的人的能力。如果真的有情绪,不要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哪怕冷处理30分钟,让大家看到你自己先在努力,别人也愿意帮你。

3.工作,就是和世界玩交换游戏。作为新人,如果没有资源,就把自己当做资源。你的资源包括:你能支配的时间、你能运用的技能和经验、你能支配的钱、愿意和你链接与合作的人,以及你眼光能看到的趋势。

4.对大部分人来说,以貌取人都是最简单有效的判断方式。你期待别人怎么看你,就用一种他能识别的方式装扮自己。如果工作常常要见陌生人,着装特别需要注意。

5.工作中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事。不关注人,人不和你玩。不关注事,合作没收益。在人事之间,其实越是机动灵活的地方,人起到了越大的作用,越需要关注人。

6. 要学会向上调用资源,而不是等待被调用。上级时间少,但信息多、资源多;你时间多,但信息少、资源也少。沟通一定遵循两个原则:谁资源匮乏谁主动沟通,谁比较痛苦谁主动沟通。所以,和上级的沟通一定是由你发起。

7.聪明的人总是给别人出选择题,不是问答题。你说得越清楚,越有力,越符合对方的工作习惯,就越有可能拿到资源。

8.你不仅是在为公司工作,更是在逐步确立自己在公司内的评价和长远的江湖地位。个人信用,源于持续提供价值。就算自己能力暂时不强,但至少要让别人看到你的付出和态度。

9. 一次性把一件事做到完美最重要。人的记忆排列中,永远只能记得顶级的事、让你尖叫的人。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的很多,能说出世界第二高峰的却寥寥无几,工作亦同理。每一次,都尝试逼近一个完美的点,其实就是在不断修炼把任何事情到极致的能力。

10.任何一个小任务,都可以拆分为很多细节,你只能挑其中一件来做。选哪件呢?考虑那些你最有天赋、资源最多和最想花时间的。

11.组织内的自由度,源于你的专业和能力,而非相反。这就是一个入职2个月的年轻人,给任正非写“万言书”探讨华为战略问题,任正非会说“有病治病,没病开除”的原因。这种行为背后只有自由,没有责任,说对了全是讨巧,功成名就;说错了,却完全不担责任。

12.好的组织,会选择那些愿意又能够承担责任的人,给他们更大自由和权力来激励他们。那些少干活的人,组织一旦意识到这点,会开始降低自由度,制定条款去约束他们。长期来看,躲避责任让你更不自由。

13.工作要以“可交付”而不是“我尽力了”为标准。可交付的意思就是,这个结果在离开你手的时候已经是个完成品,不需要下家修补你的工作才能继续下一个流程。公司生态中,谁的结果最可交付,资源和收益都会迅速集中到他那里。

14.以下三件事别指望组织为你做:教你东西、帮你平衡生活和工作、帮你自我实现。别期待组织做,不代表组织不会做,好的组织会帮你做。“别期待”意思是说,不要被动地等着组织,你才是这些事情的主体。

15.不仅是工作,所有事情都是一样。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有能力、好合作、强目标感、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的人,就具备了领导者的魅力。这样的你,也同样会是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好丈夫、好妻子、好兄弟。

版权声明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网址:十条建议,写给所有职场年轻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9868

相关内容

7条建议,写给职场年轻人
写给职场新人的建议
写给90后的职场建议
给年轻人的40条职场建议,值得学习
给职场人的19条人生建议
写给职场新人的8个生存法则(建议收藏)
一位大学教师写给大学生的十条建议
干货分享:100条职场建议
刚入职场的人有五条建议
给初入职场朋友的8条走心建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