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垃圾分类碳交易走在全国前列
旅行前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带走自己的垃圾。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理念# #环保旅游#
近日,台湾高校青年团走进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参观交流。不少台湾高校青年用手机购买碳汇,开展两岸青年碳汇交流。引起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厦门垃圾分类碳交易。
早在2024年1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就设立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交易平台,并完成了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金安社区通过垃圾四分类实现的碳减排量10168吨。
这10168吨碳减排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工程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叶志隆介绍,从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安社区居民累计将生活垃圾分出72065.6吨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再根据《居民社区生活垃圾四分类碳减排方法学》,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等行为,对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厦门市垃圾分类办公室表示,碳减排量交易的成功签约,标志着厦门市“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新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发展,助力城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在成功完成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的基础上,2024年10月,全国首宗居民小区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碳交易项目在厦门市集美区签约。该项目由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厦门市集美区住建和交通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共同发起。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向集美区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分类碳减排量2450吨,所得经费用于社区建设,为居民购买更多公共服务。
厦门在垃圾分类碳交易的创新工作持续加码。2024年12月,全国首笔生厨余垃圾分类及就地资源化利用碳减排量交易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在厦门市翔安区成功签约。当地村庄和合作社通过出售生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的6341吨碳减排量,成功将碳汇变成“钞票”,所得收益用于进一步激励村民积极参与生厨余垃圾处理和利用。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自设立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交易平台一年多以来,累计完成垃圾分类碳交易1.89万吨,以垃圾分类“小切口”撬动绿色交易“大发展”,全力打造垃圾分类碳交易“厦门模式”。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网址:厦门垃圾分类碳交易走在全国前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9913
相关内容
“碳票”变“钞票”全国首宗生厨余垃圾碳交易落地厦门AI赋能精准治理 厦门垃圾分类更智慧
厦门生活垃圾分类今年怎么做?重磅发布来了!
福州全力推行垃圾分类
污水“重生”、垃圾“发电” 厦门以低碳循环促城市“代谢”
厦门今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发布 改造提升投放点将持续推进
提醒!厦门垃圾分类有这些新规范
农村厨余垃圾难分类?厦门变废为宝有高招
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建设街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
2019厦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