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以人为本 以绿为底 打造生态宜居善治之地
社区绿化:以居民为中心,打造宜人生活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绿化艺术#
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休闲、健身”,再到“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王益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得到诠释,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下了生动注脚。

这背后,是地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久久为功。王益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人民城市”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红旗街街道川口社区华远兰公房小区承载着一代人的辉煌记忆,随着老旧小区配套改造项目推进,一系列改造工程落地,让小区重焕生机。
“我们老小区各种管道、电路都老化了,现在改造后不止内在更新,外部环境也有大变化,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多了。”正在院子里散步的居民郑小林满脸欣喜。对这些居民而言,“由旧到新”的变化更加具体直观:整齐的绿化、新建的电动车充电棚、硬化的小区道路、加装的健身器材,而在视线看不见的地方,新换的雨污水管道和消防设施,也让老小区的设施短板得以补齐。
王益区始终聚焦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近年来,王益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老百姓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让老旧小区开始“内外兼修”的美丽蜕变。
“老小区”的“新气象”只是王益“以人为本”高质量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答卷的一幕,在城市肌理处,这座城市同样以绣花功夫勾勒出幸福新图景。去年,王益区大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桃园路道路提升改造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建成完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19个项目全力推进,改造“四类管网”20.4公里、支巷道路1.3公里,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

走进川口大转盘立交桥下的益王公园,一块块砖块严丝合缝嵌入路基,铺就的园路在树影斑驳中蜿蜒向前。“晚上出来溜达溜达,早晨起来晨练,都非常方便,是大家休闲的好去处。”市民杨立军对这个由荒地改造的公园连连称赞。这些小巧的绿色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幸福驿站”。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出门入园”,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王益持续将这份期盼变为现实。
从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到小微绿地、街头片林,再到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王益区通过挖掘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留白”空间整治“美颜”,全力打造精致口袋公园,在因地制宜改造更新绿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改造,让百姓既“赏绿”又“享绿”,让越来越多的绿意浸润全城。
循着城市治理的脉络,秉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在王益,“便利、宜居、文明、美丽”的图景愈发清晰可触。
街角,千姿百态的口袋公园是家门口的“诗与远方”;路边,随处可见的休闲座椅让市民坐享稳稳的幸福;街头,各类儿童游玩设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王益区坚持从细小处出发,将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落脚点,不断补短板、优功能、提品质,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更加可观可感,一幅环境美、生态美、人文美的城市生活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开。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王益区:以人为本 以绿为底 打造生态宜居善治之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0727
相关内容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须以守法为前提王益区:翻新“旧时光” 打造新生活
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绿色休闲、配套完善宜居生活新社区 塘家社区以党建引领增素质强治理促发展
以“绿”为底,绘幸福生活图景
圆梦安居 品质宜居 幸福乐居 加快缔造以人为本、幸福美好的城乡人居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昆明市以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为主线 推动滇池绿道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优衣库湿地减塑公益行动成都站开启,共护湿地环境,助力打造绿色“宜居之城”
浅谈“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设计
黔江: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更加宜居宜业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