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数据”安全 维护个人隐私

发布时间:2025-08-02 00:50

理解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个人信息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数字技能学习#

近日,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就个人信息利用问题发表观点:“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平心而论,李彦宏的部分立论框架是站得住脚的。比如他说将碎片化数据纳入大数据的“大盘子”中,会令其威力呈现指数级上升,这无疑是对大数据作用的精准把脉。实质上,“得数据者得天下”,在信息化时代也已逐渐成为常识,所以当下那些互联网企业都想攥住用户信息这笔“金矿”,拼命从中“掘金”。  

问题是,中国人真的就愿意用隐私换便捷吗?正如有些网友说的:“1,如果你不输入手机号,就用不了;2,输入手机号则表示同意注册协议;3,同意注册协议则表示公司可以推送各种广告……请问我哪里自愿了?”这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很多貌似自愿,都是“被自愿”。毋庸置疑,互联网要使用数据,也得遵循某些规则,如尊重用户的选择权,企业使用前应与用户达成协议,并对用户数据采取有效的保护。遗憾的是,大多数网站、APP非但无法给用户充分选择权,隐私保护现状也很糟糕。有媒体曾测评过共计1550家网站和APP,结果显示,隐私政策合规度高的平台极少,合规度低的则占了绝大多数,超过总数的80%。

这些企业获取用户信息后,还未必能提供便利服务,反倒衍生出了“大数据杀熟”的新业务。别说数据泄露,就是基于算法的所谓根据个人偏好的智能推送,都让很多人不堪其扰。说白了,很多所谓的便捷性,其实只是商品或服务应有的“商业属性”,根本就无需用户付出“牺牲隐私”的代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用户让渡了一部分隐私,技术大佬们也不能视之为当然。如果不是站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而是摆出一副和用户交易隐私的姿态,这恐怕是公众所不能接受的。或许有人说,这只是断章取义,因为李彦宏也提到了“我们也非常重视隐私问题”“中国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而此事之所以会点燃公众的情绪,恰恰正是因为,时下太多的中国人是不情愿地出让了自己的隐私,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又有太多的中国人不可能对隐私不敏感。

网址:保护“大数据”安全 维护个人隐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1196

相关内容

数据隐私保护:维护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方法.pdf
数据隐私,数据隐私保护:如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数据所有权归属: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数据安全
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措施,全面解析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措施,构建安全隐私的数字生活
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 .pdf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教你四招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
大数据时代,如何最大化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安全?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实践指南
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指南.ppt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