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向“新” 加数前行 海口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
经济趋势:科技驱动的数字经济潜力巨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理财生活智慧# #经济趋势分析#
在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生产基地内,机械手臂正在打包药品。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在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人员在调试智能鱼苗计数设备。 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位于海口综保区的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依托“智慧大脑”实现了高效智能管控。 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自动驾驶巴士在海口江东大道上行驶。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7月29日,在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IDC机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智能化工厂内,流水线全速运转,订单纷至沓来;重点园区中,新型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创新活力奔涌……在眼下的海口,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生活触手可及。
近年来,海口主动拥抱时代浪潮,坚持“向数图强”,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提供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曾昭娴
A 产业集聚 延链强链蓄动能
指挥监控大厅里,工作人员紧盯大屏幕上实时刷新的数据流;IDC机房内整齐的设备阵列间,技术人员正有序开展设备巡检维护……7月31日,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内一派繁忙,在这里,每一组数据的跃动都孕育着数字产品的雏形。
据了解,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总体规划约390亩,终期可提供约4.1万个机架;现已完成1.1期建设,建成通信枢纽楼、数据中心和动力中心等单体建筑、配套设施,具备6000个机架承载能力,是全省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数据中心。
“投产运营以来,我们持续推动机架设备上架运行,为陆续入驻园区的国内外企业提供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助力游戏‘出海’、‘来数加工’等产业在园区实现长足发展。”中国电信海南公司云和大数据中心总经理助理崔莉莉介绍,海南电信积极配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省有3500余家中小企业使用中国电信“云电脑”数字化产品,有效实现降本增效。
眼下,重点园区已成为海口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作为海南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正通过政策对接、产业协同和服务创新,为入驻企业打造融入全球市场的战略支点;同时,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助力海口推进落实“向数图强”发展战略,推动亿游科技等一批游戏企业加速“出海”。
“我们将依托自贸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和‘来数加工’政策优势,持续深耕数字经济赛道。”近日,海口亿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国亮告诉记者,该公司在自主研发更多爆款游戏的同时,将利用资源优势,同国内游戏厂商合作,帮助更多国产游戏借道海南“出海”。
多元业态形式的数字经济产业也在多点开花:秀英区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推动数据服务产业集聚和数据人才培育;龙华区设立龙华动漫产业园,积极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琼山区海南自贸港数智科创园吸引一批数字行业企业入驻,为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B “智改数转” 产能效率双提升
7月30日,在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生产基地内,自动化流水线正高效运转——药剂依次完成贴标、包装、打包等工序,即将被发往海内外市场。目前,该工厂年产能近6亿瓶(支/袋),日常生产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化设备贯穿药品生产全流程:分拣机通过AI算法自动检测产品品质,机械臂精准排列药品,最后由装箱机器人完成包装作业。这套智能化系统,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我们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搭建起高效运作的数字化软件管理平台。”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争光告诉记者,项目架构设计覆盖核心业务端到端流程,引入自动化技术、互/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配置智能化设施设备,将传统业务与协同管理互通互融,提升设计效率和产能,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也能稳定产品质量。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我省第一批基础级和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其中,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海南天壮营养工程有限公司入选基础级智能工厂。该公司副总经理助理欧婧介绍,工厂一期上线MES系统、WMS系统,并将ERP系统版本从U8升级到U9C,三个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做到从原材料采购入库、车间过程执行、全流程质量控制、成品交付,到最后财务成本核算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
一组数据体现出海南天壮营养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效能变化:LRP模块可用10分钟完成过去需要半天时间的物料拆分任务,省下时间用于策略优化;仓库采用PDA扫码收发材料,电子单据自动生成,仓管员每日节省1.5小时录单时间;电子系统替代纸质台账,实现问题批次全流程可追溯,相较人工形式缩短1小时查找时间。
位于海口综保区的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同样依托“智慧大脑”实现了高效智能管控。据了解,金盘科技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制造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金盘科技7座自主建设的数字化工厂已投产运行,依托先进技术和智能化改造,有力促进制造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C 科技赋能 行业转型再升级
数字化时代,科技为许多传统行业注入全新动能。在海口江东新区海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海南快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鱼苗计数设备,有效破解苗种交易中人工点苗繁琐、耗时、误差高的难题。
“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计数区域图像,再由自主研发的AI算法进行分析处理,智能计数器能快速精准统计鱼苗数量,实现数据实时显示与管理。”7月31日,海南快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江南现场演示了设备操作:轻点操作界面开始计数,将一盆鱼苗倒入设备当中,几十秒后,屏幕上清晰显示出鱼苗总数。“如果使用传统人工计数,成千上万尾鱼苗往往需要多人协作,花费大量时间,而这款设备1小时就能数清30万尾鱼苗。”江南说。
在白驹大道和江东大道上,人们常会遇到一辆辆白色车身的自动驾驶巴士。这批自动驾驶巴士在今年消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全新的交通方式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体验。据了解,这批自动驾驶车辆由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提供,该公司也是海口江东新区车联网项目的承建单位。
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技术服务总监张世良介绍,目前,江东新区车联网先导项目已完成建设,覆盖国兴大道—琼州大桥—白驹大道—江东大道—东寨港大道沿线多个地标性点位,未来将依托项目建设成果打造自动驾驶公交开放道路的示范应用。
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众多企业抢滩落地。目前,江东新区已招引沪能驭势、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希迪智驾、星云互联、万集科技等智慧交通企业注册落地,并引入海南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海南理想汽车产业学院,集聚数字力量推动园区智慧化发展。
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数字化发展,系统培育助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筑牢数字化底座,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全力推动游戏“出海”、数据标注、数字贸易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拥抱数字浪潮 搭上“数字快车”
□本报记者 曾昭娴
数字化时代,科技为众多行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依托人工智能、可视化、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传统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智能统计鱼苗的农业场景,到自动驾驶交通应用,再到全链条数字化的智能制造工厂,数字技术已深度融入交通、农业、制造等传统领域,为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企业不应踟蹰观望,而应主动作为,将数字科技作为驱动创新的新引擎。
未来,海口的传统企业应坚持“向数而生、因智而强”的发展理念,充分用好数字化设备与平台,推动生产、管理、服务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政企合作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布局,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场景落地,打造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新高地。
乘“数”而上,才能向“新”而行。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口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浪潮,主动搭乘“数字快车”,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网址:蓄势向“新” 加数前行 海口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1978
相关内容
蓄势向“新” 加数前行 海口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加快成形起势 江苏移动迈向数字经济新蓝海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济南市加快推进“强新优富美高”强省会建设
建行生活:金融平台优势助力数字经济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产业重心加速迈向“物联时代”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增强数字经济发展韧性
中国经济的新阶段与数字经济的新征程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数字经济治理能力
持续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刘晓欣: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