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高发期 应急指南请牢记
夏季和雨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提高警惕尤其重要。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溺水急救方法#
全媒体记者曾宪宇 实习生邓含奇
入夏以来,选择游泳消暑的人日益增多,但随之也增加了溺亡风险。
溺水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遇到有人溺水时,我们又当如何正确施救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恩施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刘玲。
如何自救
溺水发生时,人体往往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1.四肢抽筋
“四肢抽筋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要迅速判明自己所处位置。”刘玲提醒,此时盲目地挣扎会导致抽筋症状加剧。四肢抽筋时,若在浅水区可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腿,或用手把足拇趾往上掰,并按摩小腿予以缓解。若在深水区,可先吸一口气,然后潜在水里用手揉捏腿肚子,并用力把脚掌向上翘,以牵引抽筋的肌肉。坚持一会儿,使收缩的肌肉获得松弛,然后再上岸。也可利用没有抽筋的肢体,采用侧泳或仰泳慢慢游上岸。
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应尽早招手呼救。不要因为惊慌导致动作或呼吸混乱,否则容易引起呛水或其他部位抽筋。其他部位抽筋,如脚趾抽筋,要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脚趾拉开、扳直;手指抽筋,要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
2.发生呛水
呛水可以通过适当咳嗽、拍打背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方法进行急救。
适当咳嗽:呛水可能导致气管出现不适,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可以通过适当咳嗽,将气管内的水咳出。
拍打背部:呛水后也可以通过拍打背部的方式促进咳嗽,将水咳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若呛水症状较为明显,要及时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呛入气道的水分咳出。
3.被水草缠住
保持冷静,大力挣扎会被水草缠得更紧。
尽快呼救,尝试缓慢地脱离水草。如果可以的话,用手轻轻解开缠绕的水草;双手无法接触水草时,可以利用周围的救生工具或长棍等物品,轻轻拨开水草。“无论如何,都要始终保持头部在水面上方,避免窒息和吸入过多水。切忌大力拉扯水草。”刘玲说。
若不慎落水且不会游泳,要保持冷静的同时屏住呼吸,尽量向后仰面展开身体,使口鼻浮出水面。如周围有救生设备或其他漂浮物,抓住它们并保持身体上浮,以减少体力消耗,增加生存时间。
最后,尽量高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以便及时获救。
如何正确施救
“遇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大声呼救,千万不能盲目下水,要量力而行。”刘玲再三提醒,除非受过专业训练的救援人员,普通人切勿盲目下水施救,以防溺水者过于惊慌或施救者不熟悉水下情况而一同遇险。
如果发现溺水者,应按照岸上救援、水上救援、入水救援的顺序实施救援。首先应该大声呼救,吸引有能力救援的人士前来帮助,并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位置和情况。及时报警可减少溺水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1.岸上救援,寻找救生设备。
报警后,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岸上救援。可以朝溺水者扔救生设备,如游泳圈、漂浮球、救生衣等。如果周围没有救生设备,篮球、皮球、泡沫纸板等漂浮物也可以帮助溺水者浮出水面。此外,如果离溺水者距离较近,可以站在岸边,利用雨伞、皮带、树枝等牵引物将溺水者拉起。
2.水上救援,利用救援船只。
如果溺水者离得较远,在有船只的情况下,可选择请求专业人士驾驶救援船只进行水上救援。待船只行驶至距离溺水者较近的位置时,可以利用救生圈、救生衣等漂浮物或者树枝、雨伞等牵引物进行救援。
3.下水救援,做好万全准备。
如果自身接受过专业溺水救援训练,可选择下水救援。但仍然要做好万全准备,例如下水前做好热身、潜水熟悉水下环境、穿好救生衣等救生设备,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救援。
4.正确急救,实施心肺复苏。
当溺水者被救起后,首先应立刻大声呼救,请求专业人士进行正确急救,自己或请求路人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寻找最近的AED除颤仪。
拍打溺水者双肩,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若溺水者意识清醒,首先安抚溺水者,让其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帮助溺水者脱下湿衣物,盖上干净衣物以保暖,并守在身旁观察其生命体征,直至救援人员赶到。
若有污泥或者水草等堵住溺水者呼吸道,应立刻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使污染物顺利吐出,并迅速送往医院。
若溺水者意识丧失,首先观察溺水者胸廓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其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施救者跪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按压其前额,一手提下颌,帮助溺水者打开气道,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水草、假牙等异物。然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溺水者恢复呼吸或救护车到达。
可判断为溺水的情况
1.溺水者嘴部反复浮出水面,没入水中到浮出水面的间隔时间短,溺水者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者手臂可能往前伸,但无法划水移动到救援者所处水域。
3.溺水者一般会直立于水中,不断挣扎,20~60秒后逐渐下沉到水底,救援不及时会导致窒息死亡。
4.溺水者眼神比较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者头部可能向前倾。
6.溺水者看起来比较像发呆,经询问后没有反应。
7.小孩戏水通常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需要引起警觉。
如何防范溺水风险
1.未成年人应在成年人带领下游泳,不要独自在河边、水塘边及其他环境不熟悉的地方游泳。
2.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3.游泳前要考虑身体状况,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4.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心脏病、癫痫病等人群不要游泳。
刘玲强调,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才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网址:溺水事故高发期 应急指南请牢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14481
相关内容
警惕身边隐患 事关高温、溺水、汽车自燃……这份安全科普小贴士请收好【应急科普】这份溺水急救常识请收好!
乌克兰卫生部发布核事故应对指南
@所有人:发现有人溺水,记得做好这五步
应急科普|喜迎国庆假期,牢记这些安全知识!
溺水的应急处理
【安全宣传】暑期安全小贴士——防溺水篇
发生溺水时如何自救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应急科普】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让儿童远离溺水危险
【应急科普】近期火灾事故频发! 这些逃生方法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