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沧源:班鸽村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参与乡村旅游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原标题:临沧沧源:班鸽村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国庆期间,尽管时间已近下午6时,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班鸽村景区内,依旧游人如织,他们有的坐上观光车尽情欣赏彩壁溶洞国画长廊和万年董棕林等自然风光,有的在栈道漫步,放松疲乏的身心,有的则骑共享单车或坐游船泛舟,孩子们在田间戏耍追逐,各得其乐,怡然自得……
班鸽村位于勐来大峡谷核心景区,国庆期间尽管受疫情防控影响,外来游客有所减少,但这里美轮美奂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还是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和县外游客前来观光。扫码、测量体温后,人们都可在这里找到心仪的娱乐项目。
2016年以前,班鸽村基础落后,环境条件差,人们生活水平低。虽地处勐来大峡谷腹地,位于“司岗里崖画谷世界旅游区”核心地带,拥有司岗里溶洞、天坑、崖画、国画长廊等自然风光资源,却始终“身在深闺人未识”。
2017年启动东西部协作沪滇帮扶项目后,针对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沪滇帮扶项目投资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50万元,全力打造民俗旅游示范村。通过修建村内主干道、入户路,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雨水排水沟、公厕、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班鸽村以一副全新的面容呈现在人们面前,由原来的脏、乱、差、穷,变成现在的沧源县重点旅游扶贫示范村落。
在沪滇东西部协作扶贫帮扶下,这个“千米长廊”小村的“火车头”被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沧源司岗里崖画谷景区已被授予国家4A级景区。为使自然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班鸽村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民土地集中流转后发放农民地租,并建立卫生保洁组、生产互助组、文化舞蹈传承组、旅游设施服务站,吸收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村民在景区开设农家乐、客栈、购物店,服务游客创收。
2017年崇明区与沧源县开展结对帮扶后,充分利用自身文创产业优势,发挥“世界佤乡 秘境沧源”独特的阿佤山民族文化资源,投入资金150万元,帮助推介“大型佤族原生态歌舞剧《族印·司岗里》”。利用上海国际旅游节平台在上海举办了旅游推介会暨招商引资活动,参加了开幕式花车巡游、东方明珠塔公众演出等相关活动,并成功在上海市喜马拉雅大观舞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使沧源在外界的知晓度大幅提升,《族印·司岗里》成为继“摸你黑”狂欢节后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如今,村民们变得更勤劳了,他们自觉参加种植养殖、劳动技能、接待礼仪、厨艺技艺等培训,房前屋后栽花种草,装扮美丽家园,吸引游人。
退休2年的赵红兵老师回到村里后,看到家乡变化如此之大,整天乐呵呵的,除帮助老伴饲养猪、牛外,将庭院、客房打理得干干净净,游客多时亲自下厨。“变化太大了,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班鸽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赵红兵充满自信地说。(罗新祥 田晨星)
网址:临沧沧源:班鸽村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3396
相关内容
澜沧:打造科技蔬菜园艺博览园 助力乡村振兴临沧金融“活水”润泽沃野田畴
5G+智慧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乡村=乡村振兴”的8种创新方法
阳光人寿驻村干部格茸达瓦:澜沧江畔禹功村的振兴实践
阳光人寿驻村干部格茸达瓦:澜沧江畔禹功村的振兴实践
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
临沧:普惠金融酿造甜蜜生活
“文旅+乡村=乡村振兴”的8种创新方法(建议收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