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小学“三维生活圈”:让教育扎根生活,让成长融于实践
生活中的创新活动可以作为教育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教育#
2025年7月29日,枣庄市“生活・实践”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龙阳镇举行,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作为典型代表,以“三维生活圈,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题分享经验,其深耕生活实践的育人模式引发广泛关注。
红旗小学始建于1970年,2017年实现集团化办学,现有 3400 余名师生。学校秉持“我是一面旗”理念,以党建引领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践行“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的“三有好少年”。近年来,学校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为指导,紧扣家校社协同育人政策,将教育延伸至校园、家庭、社区,形成特色“生活・实践” 校本体系。
“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围墙,而应扎根生活土壤。”王培培校长强调,学校通过构建 “三维生活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成长。校园生活圈里,每处空间都是 “活教材”:“一米方田”中,学生在科学课观察生长、数学课算 “投入产出比”、劳动课做美食,实现跨学科融合;“校园管家 岗位上,节能督察员、小小讲解员等角色培育责任意识;学科实践日中,数学组“七巧板拼成语”“树叶贴画算面积” 让知识变“活”;美术组联合非遗传承人教布艺,剪纸社团以“枣庄新八景”为主题创作,美育与地方文化深度联结;“美育 + 中医药” 课程中,学生在种植园观察、制香囊,成果获省市级认可。
家庭生活圈通过“21 天生活力挑战”分学段赋能:低段学整理、系鞋带,中段比拼烹饪,高段当 “理财小达人”,家长反馈孩子责任感显著增强。
社区生态圈让社会成为 “大学校”:学生走进中兴文化馆、周庄红色展馆,在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参与垃圾分类、河畔清理,树立主人翁意识;走进敬老院陪伴老人,让孝心化为行动。
为让实践教育落地,学校从三方面创新:重构课程,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任务;重构课堂,打造 “行走的课堂”(校外实践)、“翻转的课堂”(学生当 “小老师”)、“项目式课堂”(如解决校门口拥堵);重构评价,通过 “多元体系” 与 “成长展馆”,让家长、社区共见成长。
多年探索硕果累累:相关论文刊发《中国教育报》,省级课题立项,学生能力显著提升,做法获新华社、光明网等媒体关注和宣传。“最好的课堂叫生活,最好的老师叫实践。” 王培培校长引用陶行知名言总结。此次的典型经验交流为全市提供鲜活样本,“三维生活圈”实现了“教育与生活共生、成长与实践同步”,为实践育人注入生动力量。
网址:红旗小学“三维生活圈”:让教育扎根生活,让成长融于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4964
相关内容
科技教育向生活实践扎根劳动淬炼成长 实践创造幸福——邓州市城区八小扎实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
将校园活动融入生活教育 赋能学生成长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1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幸福“满圈”,让文明实践“出圈”
生活美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审美之维
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劳动收获快乐 实践助力成长|靖城中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践行“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