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源食品:豌豆大王业绩亮红灯

发布时间:2025-08-11 17:31

素炒面可用豌豆尖和红椒增加层次 #生活知识# #烹饪技巧# #素食主义菜肴#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老话讲“能吃是福”,中国人“吃货”的属性世人皆知。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把食品行业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过今年的休闲食品赛道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上半年来伊份、良品铺子陷入了亏损深渊,百草味、三只松鼠的日子也都不太好过。

休闲零食新势力况且如此,传统食品厂商同样好不到哪里去,例如被誉为“豆类炒货一哥”的甘源食品(以下简称甘源)业绩突然变了脸。7月14日甘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73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下降56.16%~54.96%。

虽然还处在盈利状态,但净利润腰斩显然不是个积极信号。事实上,消费升级之下,休闲食品行业百花齐放竞争加剧。作为许多人童年回忆的甘源,想要坐稳江山,攻下新城谈何容易。

盈利缩水,遭遇转型之痛

2019年零食企业扎堆上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先后闯关成功,溜溜梅、祖名、劲仔等知名品牌相继递交招股书冲击二级市场。甘源也不甘寂寞成为休闲食品上市大军中的一员。

幸运的是,2020年7月甘源敲开了深交所大门。从披露招股书到敲钟上市,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资本梦,堪称神速。

为什么会如此顺利,一方面消费升级浪潮带动了休闲食品的爆发,市场进入黄金期;另一方面早在2015年甘源就和国信证券签订了IPO辅导协议,并引入红杉中国、基石资本两大投资机构为上市做准备。


对于企业而言,上市只是资本长征的第一步,让更多的资本、投资者认识和发现企业的潜力,共同做大做强才是最终的目的。然而甘源在上市的前两年,表现并不亮眼。

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速11.27%,低于洽洽、劲仔、盐津铺子等零食企业;净利润直接进入负增长,由1.79亿元降至1.58亿元。对此甘源表示受疫情常态化冲击,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商场渠道客流下滑,故而业绩不及预期。

这个说法确实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不过很多投资者心中还是会有一个疑问,疫情消退后甘源的业绩能够复苏吗?现实是,甘源业绩不仅回暖了而且还起飞了。

2023年营收18.48亿元,同比增长27.36%;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82%。尤其是净利润超过了周黑鸭、三只松鼠等一众顶流品牌。

步入2024年,甘源营收依旧保持着双位数增长,来到了22.57亿元。归母净利润3.76亿元,虽然增速有些放缓,但依旧是休闲食品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不过到了2025年,甘源却一反常态,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在新发布的半年业绩公告中,甘源透露虽然二季度收入下降幅度放缓,但结合一季度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仍有所下降。这也意味着自2020年上市以来甘源年中首次出现了“双降”。

对于营收下滑,甘源表示由于2024年春节较2025年晚13天,导致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大,加之收缩了低价礼盒直播业务。利润变脸主要因为原材料以及推进海外市场的费用上涨。

诚然随着众多资本的蜂拥而至,当下零食大战越演越烈。甘源营收出现波动情有可原。然而利润腰斩则说明甘源的产业化转型依旧处在阵痛之中。

走出“老三样”,再遇新挑战

越来越卷,这是当下休闲食品赛道的一大特点。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里保持不掉队,独特的产品和新潮的营销必不可少。早在IPO期间,有部分投资者其实并不看好甘源,原因很简单: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也不符合市场潮流。

可能很多消费者对于甘源的印象是蒜香青豌豆、蟹黄瓜子仁、酱汁牛肉蚕豆,这三样产品可以说是甘源的立足之本。据招股书数据,2016—2018年瓜子仁、青豌豆、蚕豆三大品类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5.97%、79.11%和74.2%。

尽管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不可否认在IPO之前甘源还是以老款产品打天下。在发展思路上,把三个细分品类做好,然后形成集群效应,体量就上去了,这是甘源能够走到今天的秘诀。


以前一款零食可以凭借独特口味就能畅销十几年,只是如今零食市场趋向多元化,况且蚕豆、青豌豆、瓜子仁这类油炸零食已经不太符合大众绿色健康的饮食理念。

当然传统零食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2024年青豌豆、瓜子仁、蚕豆三大业务收入依旧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但是依靠老品类去开创新江山显然不太现实。

从2020年起,甘源推出了“好味坚果”“水果麦片”两大系列,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近些年坚果品类大爆发,甘源的咸蛋黄腰果、芥末味夏威夷果都成了热卖单品。去年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收入7.05亿元,已经超过青豌豆成为第一大营收支柱。

从“老三样”到坚果,甘源实现了产业转型,那么是否意味着以后就会高枕无忧呢?显然并不能。近两年甘源业绩爆发一方面把握住了坚果市场的红利期,另一方面在于2021年成为山姆代工厂,让其知名度大增。

当下坚果零食品牌成千上万,如果没有“山姆平替”的名头,消费者还会为甘源买单吗?例如爆火的芥末味夏威夷果仁,年轻人喜欢的是这个产品类别,至于是哪个品牌并不关心。

换言之在消费层面,甘源的新业务、新产品还没有和品牌做到深度连结。一提到芥末味夏威夷果仁,必须能让消费者想到甘源这个品牌,才能证明产品的成功。

但现实是三只松鼠、百草味、盒马、京东京造都有类似的产品,甘源在品牌知名度上就已经输了一筹。说得更直白一些,甘源的这条第二曲线还没有像“老三样”那样稳固,在细分市场还不敢说有绝对的优势。

焕新,老品牌的一道坎

今年1月,甘源正式官宣当红流量小生丁禹兮为品牌代言人,并且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一系列营销活动。例如在亚洲最大的百米3D屏“西湖天幕”播放了5分钟广告宣传片;在杭州、温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开展春日主题店打卡活动。

很明显,甘源想借用明星流量光环提升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将全新的产品以及品牌理念介绍给年轻消费者,进一步抢占细分市场,达到升级焕新的效果。

想法很好,但这一举措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显著成效,相反还拖累了其盈利能力。一季度期间费用1.16亿元,同比增长了16.34%。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甘源就有意加大了营销步伐。

此前其销售费用一直稳定在2亿元左右,去年猛然增加了7366万元。管理费用也水涨船高,同比增长了21.06%,达到了8454.2万元。比往年多花费了近一亿元,换来了4亿元的收入,以及14.32%的利润增长,怎么看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然而果真如此吗?目前零食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线下渠道取胜,靠经典产品生活的传统企业;二是靠线上起家,大搞宣传用知名度驱动销量的互联网品牌。

前者面临渠道、品牌老化的难题,不过运营好的话利润有保证。后者轻资产方便灵活,但重营销、大量的SKU会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甘源的焕新无疑是在向互联网品牌们靠拢,这场转型的目的无非是重塑品牌,将明星效应产生的流量引导到渠道上。

然而在渠道上,甘源还是以线下经销为主。2024年经销模式收入19.27亿元,营收占比高达85.36%。电商模式收入2.39亿元,相比2020年只增加了1.02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后甘源的渠道扩张还是以线下为主,线上渠道铺设非常缓慢。

2020年其经销商数量为2438家,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为3732家,四年时间增加了1294家。当然大卖场、量贩店、便利店、超市等线下渠道可以全面覆盖各类消费场景,只是营销流量要覆盖这么广,产生的转化率可能不会太高。

而线上电商则不同,只要策划到位,直播间的流量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况且现在的年轻人对逛超市商场都失去了兴趣,购买零食更愿意选择线上。

再来看近些年爆火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线上渠道销售占比均在40%以上。如今甘源花了大力气在品牌焕新上,那么渠道变革也要跟上营销的脚步,否则只会是徒劳一场。

结语

休闲零食被誉为黄金赛道,万亿的市场规模朝气蓬勃。甘源通过创新的口味将青豌豆、蚕豆、瓜子仁“老三样”的生命力大大延长,同时抓住时机入局坚果细分赛道,近期还推出“锅霸”“果果嘿巧”等子品牌开拓新市场。

可以看出,甘源正在有条不紊地丰富产业生态。没有了产品的后顾之忧,那么接下来营销和渠道才是重头戏。都说好酒也怕巷子深,甘源想要摆脱转型的阵痛,还需要更新潮、更有效的方式来打动消费者。

网址:甘源食品:豌豆大王业绩亮红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5273

相关内容

豆类食品是极佳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减肉增豆更安康
(wandoulife)豌豆生活官网
掌握嫩豌豆的绝佳烹饪方法:5道美味食谱大揭秘
豌豆汤制作指南(家庭简易版豌豆汤的做法)
豌豆美食 vv1.8
豌豆惊人发现!豌豆发芽后变身超级食物营养价值飙升!
豌豆与绿豆:外观与营养的差异解析(豌豆和绿豆的区别)
植物大战僵尸2游戏豌豆荚豌豆射手DIY手工挂件制作趣盒子手工课
星期零甜菜根脆和甜豌豆脆上线叮咚买菜,健康零食品类多元化布局
水培豌豆苗的做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