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集结,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WALL·E的简单生活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电影笑点解析#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 王鑫】8月8日至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相比往年,本届大会规模显著升级,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吸引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带来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新品首发亮相。
从激烈的机器人竞技到贴近生活的服务场景,从工业生产的精准作业到医疗领域的智能辅助,这场盛会全方位展现了机器人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或许,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竞技与表演齐登场,展会现场“人气爆棚”
展会现场,各类机器人“各显神通”,精彩活动接连上演,人气持续高涨。
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六维传感器、灵巧手等全产业链展品集中亮相,让观众一站式读懂产业前沿趋势。
在本次展会上,宇树科技把机器人格斗赛搬到了展区,成为全场焦点。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格斗赛还未开始,宇树科技的展区就已经被参会者层层包围。
随着指令下达,擂台中央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全新发布的R1人形机器人步法灵活、激烈对决,勾拳、膝踢、扫腿等花式动作轮番上演。
据介绍,R1人形机器人重约25kg,起售价3.99万元,性价比突出,支持打拳、跑步等复杂动作,还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其EDU版本作为开放平台提供软硬件接口,为二次开发提供广阔空间,将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距离宇树科技机器人格斗赛不远处,一场沉浸式机器人足球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来自加速进化的4名人形机器人分为红蓝两队,进行2V2 AI足球赛。
“参赛机器人均是2025 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机型加速T1,比赛规则采用无遥控、全AI自主决策模式。”加速进化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激烈对抗的机器人团队比赛中,机器人需要具备非常复杂的实时感知、大脑决策、高级运动控制、多智能体协作战术以及轻巧灵活、皮实耐摔的机器人本体,这是具身智能级别的任务。
除了竞技,娱乐表演同样精彩。
灵心巧手新推出的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在现场“四手联弹”钢琴,还在打鼓、弹吉他等演奏中大秀灵活度;来自魔法原子的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Gen1、MagicBot Z1及四足机器人MagicDog集结成为“舞蹈天团”,现场表演精彩的群控舞蹈,智能机器狗憨萌可爱,人形机器人举止优雅,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跨维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则化身咖啡师,精准完成取胶囊、冲咖啡等操作,并为观众稳稳送上香醇饮品……
场景化应用落地,机器人“渗透”多领域
展会上,机器人在各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成为一大亮点,从家居生活到工业生产,从服务场景到医疗领域,机器人正逐步融入大众生活与产业升级。
家居生活中,千寻智能的机械臂展现了“叠衣服”技能:两只机械臂将T恤平铺,精准折叠两侧袖子与衣角,最终叠成整齐方块,还能将多件衣服堆成一摞,动作细致有序。
服务场景里,擎朗智能的具身服务机器人化身多面手。在大会中央展区的快闪餐厅,具身人形机器人 XMAN-R1 根据顾客订单,流畅完成零食铲出、分装等服务;会场内还有清洁机器人C40、酒店配送机器人 W3 等十余个机器人“上岗”。
工业领域,机器人早已“进厂”当起赛博“打工人”。
魔法原子首次线下展示通用人形机器人 MagicBot Gen-1 在工业流水线的 “点胶场景”:在点胶台,机器人每 20 秒便能 “左右开弓”,双手同时完成两个电机的点胶作业。
这款被称为“小麦”的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2024年底已进入工厂实地作业,可连续 4 小时不间断工作,点胶精度稳定在 1 至 2 毫米内,为工业自动化改造提供新可能。
医疗领域也迎来新突破。长木谷医疗科技全球首发“全新一代 ROPA 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由“数智脑”“数智眼”“数智手”三大核心模块构成。
其中,“数智脑” 汇聚百名专家智慧与百万级临床数据,凭患者 CT 影像 5-10 分钟即可生成个性化三维手术方案;“数智眼” 搭载亚毫米级光学定位系统,实时追踪患者体位;“数智手” 机械臂精准执行截骨等操作。该机器人能帮助医生术前构建骨骼三维模型、模拟手术,让术中操作更精准。
“原先传统骨科医生,可能需要打开患者的关节才能清晰了解到患者骨骼病变的情况,在术中凭借经验判断个体情况进行手术。而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AI技术在术前构建出患者骨骼的三维模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手术方案。此外,医生在术前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计算机、数智脑,反复进行手术模拟演练,这样在术中就相当于‘开卷考试’了。”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特种机器人亮眼,产业链上游稳扎稳打
看到别家机器人在花式炫技时,中信重工的智能作业人形机器人“内心”应该是窃喜的。
在服务机器人的细分赛道里,相比于通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因更为专业的应用场景,无需上台表演“才艺”。
作为矿山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本次大会上,中信重工携20余款产品亮相,多款为首次展示。
其中的智能作业人形机器人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运维、狭窄空间巡检等场景,高度仿人的本体解决了传统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作业范围不高、狭窄空间够不着的难题,显著提升工业生产智能化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智能作业人形机器人和现场展示的六轴协作机械臂、轮/履式消防灭火机器人,均搭载中信重工自研的“中信微”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完全国产化的“中信智”控制器,具备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易扩展等特点。
“此前控制器软硬件系统多是进口产品,现在已基本实现了完全国产自主可控。” 中信重工工控研发中心智能控制器所负责人杨国韬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自研系统和控制器可用于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足式机器人等领域,为相关产品提供坚实的底座技术支撑和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与整机企业展台上炫技和“内卷”不同,汉威科技、中坚科技、柯力传感、绿的谐波等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显得颇为淡定。
毕竟,下游应用场景的“欣欣向荣”,只会对核心零部件需求更加旺盛。
如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感知交互能力与运用传感器的数量成正比,是决定机器人智能程度的关键指标。尤其在灵巧手的抓握、肢体的运动与平衡能力方面,传感器是决定其性能优劣的关键元器件。
作为知名的具身感知解决方案引领者,汉威科技展示的多系列具身智能传感器产品构成 “触觉-嗅觉-平衡-力控-视觉” 多维感知矩阵。
其中,机器人指尖触觉传感器如“电子皮肤”,超薄可拉伸,能采集压力分布数据,助力灵巧手实现精细抓握;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可检测 1mN 羽毛级压力变化,适用于精密装配等场景;嗅觉传感器似“电子鼻”,能识别多种气体,可用于家庭服务、工业巡检、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气体检测、疾病识别、食品质检等功能。
场景如此广泛,何时能够大规模应用?
应用场景既已如此广泛,也让“何时实现大规模应用”成为热议话题。
对此,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在大会主论坛上发言时称,关于机器人本体,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将当前未能大规模应用或功能受限归咎于硬件不足或成本过高。然而,现有硬件虽仍需持续优化,但已具备基础可用性。当前真正的瓶颈在于具身智能还未完全成熟,这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因素。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问题是模型问题并非数据问题,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型架构有待提高。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应用多集中在传统工业机器人已覆盖的领域,如何发挥其通用性是未来重大课题。”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尚未充分发挥“人类优势”—— 更高的灵活性与更强的学习能力,多数仍依赖预设程序完成动作。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包括执行控制层的协调精度不足、“大脑”功能仍待探索、算力与电池等关键领域存在短板。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同样表示,具身智能应包含三个核心模块:“小脑”(运动控制能力)、“大脑”(大模型加持的体验交互与感知能力)、IO 系统(自然语言与界面的输入输出能力)。
他表示,机器人要走入千行百业,不仅需要灵活的控制运动能力,更需要大模型赋能的交互感知能力,以及高效的人机沟通系统。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董萍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网址:全产业链集结,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7967
相关内容
2025上海AWE展会总结:从AI到机器人到主动服务...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未来发展重心在哪?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这些“未来神器”将如何改写人类生活
普渡机器人闪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震撼首秀
扫地机保洁机器人 世界扫地机器人十大扫地机器人品牌排行榜?
世界机器人大会描绘“机”智生活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机器人未来发展重心在哪?
京东成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将携机器人品牌军团参展
京东成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洗衣做饭弹琴样样精通 “最强机器人保姆”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