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低碳重庆丨侧记:重庆低碳发展的“智”“治”“质”

发布时间:2025-08-12 22:45

环保节日庆祝:低碳、环保的庆祝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健康生活贴士# #自然环保实践#

低碳发展的重庆,见证中国的活力。

8月12日,中央宣传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行业媒体的100余名记者参加首场情况介绍会。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出席并致辞。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重庆展开的这场行进式采访,让更多人见证重庆深入践行“两山”论的实践成果。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参与调研行的记者将兵分两路,深入奔赴大渡口、九龙坡、巴南、涪陵、忠县、梁平、北碚、江北、沙坪坝、奉节、开州、长寿、渝北、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南岸等地采访,探寻山水重庆的“绿色突围密码”。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

密码1:培“智”

转换新能源智能化新赛道

重庆是传统工业城市,如何转型发展,是这次“活力中国调研行”关注的焦点。

启动仪式上,重庆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中宣部领导、央媒及市属主流媒体介绍了重庆低碳发展的情况,记者注意到,其中蕴藏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低碳之“智”。

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方面,重庆以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牵引,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布局以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6%。

e92589e765534754a307b17c2d763663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畅销国内外。长安汽车供图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48.9万辆、同比增长25%,主流乘用车均价提升至22.2万元,问界M8夺取40万级SUV车型销量冠军。积极构建“新整机+新配套”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格局,推动笔电、手机等“地标性”产品加速向新一代智能终端迈进,笔记本电脑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均价提高9.8%,集成电路产量增长近70%。积极促进先进材料向绿色高端迈进,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和单体氨纶生产基地,玻璃纤维、铝合金规模分别位列全国前3、前10。累计培育国家级优质软件企业31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4201亿元、同比增长16.4%。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能效为导向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以“33618”战略为总牵引,抢抓各“智造”领域和细分赛道的机遇,重庆深耕低碳工业的智慧,创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密码2:巧“治”

兼顾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低碳发展的路径下,不仅要讲“智”,还要靠“治”。

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方面,重庆同样下足了功夫。

城市的运转会消耗能源,重庆作为三千多万人口的城市,悄然做着“减法”——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左右。

这得益于绿色技术的赋能。

7881754987100_渝北碧津公园。来源: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发力筑牢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在全国率先发布“三线一单”,建立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分类划定818个环境管控单元,严格环境准入;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累计培育国家级优质软件企业31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4201亿元、同比增长16.4%;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7克/千瓦时;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全市轨道交通在营线路13条、538公里,位列全国第七;筑牢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起城镇全覆盖的“城市矿产”回收网络,全市建成分拣中心730个、回收网点9100余个;构建绿色转型支撑保障体系,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达132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支持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超26万辆、占比达74%,更换一级能效家电150万件、占比达82%。

通过多维度、高效能的治理,重庆低碳发展也就有了更多的抓手。

密码3:提“质”

提升城市品质一体化发展

重庆跻身旅游头部城市,既有好山好水的加成,也离不开城市品质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

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重庆规划构建“两江四山、百廊千园”的立体网络化蓝绿开敞空间系统,保护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平行山岭,2处城市山脊线,40座重要城中山体,保护长江、嘉陵江中心城区段,40条主要支流,6个江心绿岛,水库,湿地公园,以及峡、碛、滩等特色景观。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以及紧邻城市生态公园、风景名胜区,城区具有生态维育、文化体验、休闲游憩、应急避险等功能的林地、耕地、园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空间,统筹纳入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84cca212b8d144888bad82c8177aa7ac两江环抱的重庆夜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在生活方式绿色文明方面,重庆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做好“绿文、绿体、绿商”融合文章,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7025公顷,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完成“两江四岸”64公里滨江岸线治理提升,形成一批“清水绿岸”样本;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初显,建立运行国内首个区域性崖柏资源数据库,全市生态质量指数达66.96、高于全国年度值11.01;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104种,种类较禁捕前增加了58种,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升2个等级,“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崖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获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秀实践成果,梁平区入选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自然城市”平台。

奔着低碳发展的目标,全域联动,重庆全面提升了城市品质,也成为了游客心向往之的打卡首选。

【记者手记】

有“智”有“治”亦有“质”的重庆,备受媒体推崇。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启动仪式上,重庆交出的低碳发展成绩单足够亮眼,也激发了各大媒体的浓烈兴趣,这种氛围,令人倍感振奋。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组成两个采访团队并兵分两路,深入区县跑现场,对话智造企业,采访低碳发展的关键人,对话企业,为你全景式播报重庆低碳发展的新场景和新成就。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羊华 陈攀 实习生 都予润/文

网址:活力中国·低碳重庆丨侧记:重庆低碳发展的“智”“治”“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28760

相关内容

提高群众的节能低碳意识 重庆开展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
建构低碳新空间 打造绿色新生活——重庆城市的绿色低碳追求
重庆城市管理:重庆日报整版 减污降碳,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
重庆铁塔能源: 深化绿色发展理念 共享低碳美好生活
重庆铁塔能源: 深化绿色发展理念 共享低碳美好生活
重庆: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从“碳积分”到“绿生活”——重庆探索全民低碳生活新实践
重庆江津:开展“e 起节电”宣传 助力低碳生活
废弃物焕发“新生” 重庆低碳艺术展吸睛
国网重庆物资公司开展节电低碳宣传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