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教堂成为“网红书店”,在这里重新找回阅读的感觉
城市中的小型书店成为阅读爱好者的天堂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日常生活#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有一栋拥有116年历史的建筑——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现在这座教堂被改造成书店,一时间成为网红打卡地,“网红书店”之名迅速传开。教堂为何成了“网红书店”?近日,笔者也慕名前往,一探究竟。
天人合一。灰色的屋瓦,灰色的墙体,灰色的地面,中西结合的建筑,在京城比比皆是,从外观来看,并无特别之处。但是,掀开南门的门帘进到屋里时,眼前别有洞天,忽然豁然开朗,与室外的喧哗杂乱形成巨大的反差。书店中央顶部有两个八角亭的天窗,一眼望去,高耸的穹顶,好像与天空相连,夜晚透过天窗一定能看到星星和月亮。自然之光通过天窗照射到书架上、书桌上、座位上,柔和又暖和;自然之风通过天窗,送来清新的空气,让室内感觉舒适通畅。这正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的具体体现,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和谐之美,这正是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清静自然。由教堂改成的书店,高高的屋顶,宽阔明亮的空间,古朴的装饰,深红色的木制地板,满屋的古籍书香,走进书店,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会让自己那颗狂躁不安的心一下子清静下来,让不断奔波的身体和心灵得到休憩。走进书店后,很快会安静下来,有一种对书籍对古朴自然肃然起敬的感觉。一杯茶,一本书,一抹阳光,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向往诗和远方,好不惬意。置身于纷繁嘈杂的世界,在闹市区突然有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心静下来有所寄托,思考人生,享受自然时光。闹中有静,清静自然,书店满足了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诉求。
绿色环保。教堂变成书店,在改造装修时,遵循“修旧如旧”,让它回到最初的样子。比如,保留了教堂原有的穹顶、彩色玻璃窗和壁画,原来教堂最后的两把长椅也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在摆放书籍时,有意让书架和墙壁、立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伤及文物。在书架上,摆放了许多十分具有年代感的旧书。比如,1931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发行最初版徐志摩的《猛虎集》;1920年,出版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集》等。独特的韵味,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满足了人们怀旧的心里。同时,灯光以及氛围的设计则注意满足适合现代人对于阅读环境的诉求。让古迹古物焕发青春活起来,让历史可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契合了现代人对待生活的生态理念。
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爱书爱生活的人,在这里重新找回阅读的那份感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厚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原创评论:教堂成为“网红书店”,在这里重新找回阅读的感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30154
相关内容
秋日读书丨网红街里的二手生活书店~“多抓鱼”别想着拍照了,到这些旧书店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返阅读:如何在数字时代找到书籍的温暖与力量
60种书房装修灵感,让阅读与创作成为你的日常
上海古籍书店重新开卷,在这里淘旧书获新知
【南岸·阅读故事】读书琐忆
「家教微课堂」为您推荐10本亲子阅读书单,快带孩子体验去吧!
?论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共12篇)
读书会招募 :“阅读+健身”,在国图文化客厅找“松弛感”去“班味”
读完哈佛教授的这3本书,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